人物名片:
张锐, 北京大学法学院1998级校友。时趣互动( 北京) 科技有线公司创始人、CEO。被业界誉为中国社会化营销第一人。
1998年以广东省文科状元成绩进入北京大学法学院,数次出国交换;2004年获得国际金融法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摩根斯坦利,成为该银行第一个在内地直接招聘至境外工作的中国籍员工。2005年回国创办时趣科技公司。
是的,这就是张锐“牛光闪闪”的简历。
但这一位意气风发,满是光环的青年精英在2013年底发了这样一条微博:“如果你不是经常遇到挫折,说明你做的事情创新性不够大。”
张锐常说的创新便是互联网神话,一个他努力参与书写的神话。他从大学时代就笃信互联网改变世界,憧憬轰轰烈烈的创业故事;他放弃摩根斯坦利的百万年薪, 创办了魔时网这个本地化的消费社区与互动网站,力图搭建一个社会化媒体平台;他的团队开发国内第一个社会化媒体营销管理平台“众趣”。
光鲜亮丽的背后是怎样跌宕起伏的征途?
听到一种召唤
1998年,考上北大之后,张锐像一只上了发条的时钟,充实地度过每一天。读法学,修经济学双学位,到美国、日本、韩国、捷克、奥地利等地交流, 在摩根士丹利、电信盈科等实习;创办北大明德校友会、中国新聚合会和君创业投行俱乐部等社团,担任北大法学院团委副书记;写下3本畅销书《背包走天涯》、《完美大学必修课》(合著,至今发行量已超过30 万册)、《三十分钟决定你的职业》……
对于步入而立之年的张锐来说,这不过是 “在大城市多学习、广交友”这个纯真想法的具体呈现,在紧张忙碌而又充实有序的生活中留下成长的足迹。虽然曾经绚烂,隔着多年回头看也终归于云淡风清。
而在这些“挥斥方遒,激扬文字”的少年往事中,张锐记忆最深的是与一场即将改变时代的风潮第一次相遇。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中国互联网行业在懵懂中刚刚萌芽。1994年,“巴黎统筹委员会”的解散消除了中国连接Internet的限制后,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批先行者拉开了建业大幕。鼠标与键盘轻敲出一个盛大的造梦空间。当时互联网猛烈的成长势头也蔓延到大学校园中。
首先是一根宿舍网线直接带来的震撼。90年代张锐刚上大学时,宿舍里连电话都没有,为了给女孩打电话在电话间排一个小时的队是大学校园里再正常不过的事。一个月后宿舍装上了电话线,又过了一个月装了网线。后来,北大的一塔湖图BBS人气高涨起来了,“灌水”也开始流行起来。
再者,是互联网的第一代拓荒者的创业故事一次次的启蒙。张锐记得,那时几乎每一周都有互联网行业的创业者、工程师到北大办讲座,每次都是座无虚席,热闹异常。
“那个时候我就隐隐感到互联网将改变世界。”
少年气盛,邂逅了互联网的张锐不甘心只做这场浪潮的见证人,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尝试参与到这一历史中。在一次创业大赛中,还在读大二的张锐邀上五位不同专业的同学,提交了互联网创业方案:甚至还创办了一个主要针对高考咨询的在线教育学习网站。这个方案得到了投资人的青睐,但很快又让这些年轻人望而却步:投资人要求创业团队休学, 集中精力办网站。无奈,张锐和伙伴们又回到了正常的大学轨道,后来保送北大国际经济法专业攻读硕士学位,主攻国际金融法方向。
互联网创业大赛的“初试啼声”,暂归沉寂。
转身
2004年离开燕园之后,张锐的履历又增添了漂亮的一笔:拿到了摩根士坦利的offer。
“高薪!”张锐非常直接地解释自己当时的就业选择。因为缺乏对未来的清晰规划,待遇便是最直接的比较维度。于是张锐成为了摩根士丹利银行英国总部首位在中国直接招聘的金融市场分析员。
接踵而来的便是中规中矩的投行男的生活:百万年薪、四五百元的午餐补助、没完没了的加班、更有一份直接面对巨额交易的“刺激”——在一年时间里,张锐参与兼并收购的项目总值超过200亿美元,创造了该行的新记录,其中包括2004年欧洲交易金额最大的跨境收购项目,即西班牙第一大银行Santander收购英国第四大银行Abbey National。
然而,二十多岁的张锐偏偏是“不规矩”的。“我觉得我这个人有一个特点,经常是看到还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我从小到大都没有体会到自满的感觉。”张锐说, 虽然这份工作让他熟悉金融行业,适应了组织严密、效率高、节奏快的企业运作,同时也带来一种难以生发意义的幻灭感:“大公司有比较成熟的构架,自主发挥的空间较小”,“这份工作只能作为职业而不能作为事业”。
在陷入迷茫的时候,张锐经过再三反思,重新发现了自己:“其实我喜欢的是创造。”回忆起大学时代创立博文社、写书、组建创业团队的经历,张锐意识到“从无到有的那份成就感才是真正打动我的。”于是创业,这一能最大限度给予张锐创造空间的“职业”道路,又一次在张锐心底扎根。经常全世界到处飞的张锐也体会到,互联网的日新月异带来商业社会的深刻改变,也为诸多的“胆大”的弄潮儿提供了大展拳脚的机会。于是,数年前的互联网创业激情被重新开启,张锐再一次把自己的目光对准了互联网行业。
公司给了张锐到伦敦总部工作一年的机会,由于原定去的是纽约,到伦敦时,张锐才发现只有20几个伦敦朋友的电话号码。
张锐索性“宅”起来:工作之外的时间都在“闭关充电”。在伦敦时,张锐的住处没有电视也没有网络,于是啃互联网书籍、看行业报告,便成为了他工作之余最大的“消遣”。
“就像去一个寺庙,寺庙里的人说的话我也听不懂,但可以让我很好的思考。”中国互联网第一次创业浪潮中,弄潮儿多是有技术背景、有留学经历的海归,而张锐学法律、金融出身,对互联网技术、产品理解难度大,但这种自学过程却让他更加坚定了投身互联网的决心。
从英国回到香港后,在同事们还在过着周末租游艇出海、享受低调的奢华时,张锐选择了离开。
“我一直在讲中文里面有一个很有趣的词汇是叫做舍得,不去舍弃就不会得到。互联网对我来讲是一个梦想,如果为了很年轻积累小小的东西而放弃一辈子的追求很明显是得不偿失的,后来大家说没有什么舍不得的。”张锐曾经这样向媒体解释自己的选择。
初涉
张锐创业大盘的第一步便是“忽悠”自己的故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97级的关少波负责公司营销推广以及大学学长黄建勇出马全面负责公司技术研发。2005年11月1日,张、关、黄3人外加一个美工,在SOHO现代城的绿房子里,办起了中国第一个Web2.0事件分享互动网站——魔时网。
当时国内的互联网还是着眼于社区中穿着马甲到处灌水的虚拟生活,而魔时走的却是另一个方向:更看重线下的事件与真实的互动。这是一个立足于都市白领的城市生活分享平台,提供演出、集会、展览、沙龙、会议、培训等活动资讯。
当时web 2.0运动已经在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兴起,维基百科、YouTube、MySpace形成了一个个互帮互助的共同体,2006年《时代》周刊将一个个2.0时代的“你”评选为年度人物。
在海外经历过Web2.0狂欢盛况的张锐相信自己对互联网未来的判断:聚焦于城市生活里消费和社交的事件,创造一个城市生活的共享平台。然而这个互联网的理想蓝图却面临着现实压力。除了项目团队比较年轻,互联网从业经验不够丰富外,还有现实的资金问题。
最初张锐拿出了创业启动金有80万,张锐曾拿着一份项目计划书见了一轮风险投资商,也没有找到天使基金出启动资金。“互联网又是个难以短期赢利的行业,尤其对于SNS网站,有了庞大的用户和流量,才可能建立有效的商业模式进行赢利。可是在同类产品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又很难立刻吸引谨慎的投资人的目光。”
尽管如此,张锐还在一栋商住楼里和他的几个同事坚持着。
梦想很美丽,现实很骨感。张锐自嘲创业初期,自己的物质生活“跑步进入无产阶级”。曾经的金融新贵,生活用度也得精打细算起来。过去一天住宾馆的费用,够交一个月的房租;一个月的伙食费也不过才相当于过去一天三餐的补助……更可怕的是,创业团队的第一笔积蓄存在颗粒无收的风险。
资金的限制使魔时网在成立几年后一直保持着原来的轻骑兵团队,小心地控制着扩张的速度。尔后,通信、传媒、互联网等TMT行业走进寒冬,遭风险投资商冷落许久,难获芳心。
回首这种捉襟见肘的尴尬状况,张锐很坦然地说自己在走一条先入行、再选择产品的道路。“其实一开始没太看清楚一个具体的机会,只是觉得我要进入到这个行业里去,自己做点东西。”
“创业前还是不能够把每一个具体的问题都想的太过于清楚,我不觉得当你准备到没有任何答案是不知道的情况下再做是最好的创业方式。”
再出发
张锐团队开始反思,在团队目前已有的条件下,要在中国成功搭建一个像Facebook那样的社会化媒体平台,实在是太困难。
不过,魔时网对于张锐不仅仅是一个交学费买的教训,更启发了张锐进入社会化媒体管理营销的领域,迎来人生中的“第二次创业”。
魔时网成立后逐渐参与了企业的营销,建立起通过活动电子票的社会化营销平台“活动易”,助力主办方为活动建站、售票、推广和统计。
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建立应用的过程中,张锐团队逐渐意识到,通过互联网形成的消费者网络正在迅速地改变商业模式:消费者不再像过去一样只能被动接受企业在专业媒体上的单向度营销,而是可以通过多种社交媒体表达并传播自己的消费体验,从而构成了企业传播链条的一环,这使得企业在重新探索与消费者建立关系的模式上具有强烈的需求。张锐将自己对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模式转变总结为 “漏斗将死,波纹方兴”。漏斗模型是指大众媒体时代以海量单向传播作为主要的营销模式,假设消费者受影响的媒介是以纵向的、自上而下的形式为主,所以重在抢占媒体资源,而社会化营销模型,将重点放在如何帮企业实现大量的多个波纹状的传播,快速、有效、精准的实现人群覆盖、沟通和行动激发。以波纹传播模型为核心的社会化营销的发展,将会颠覆传统的漏斗模型。
三四年前,平面与电视广告、公关路演几乎是营销的代名词。2009年,新浪微博上线,刷微博、发微博成为大多数人生活的一部分,推动了营销方式的变革。一批致力于线上整合推广的营销公司乘势席卷蓝海。
2010年,在中国企业对于运用社会化媒体平台进行营销还是雾里看花的阶段时,张锐就筹建众趣团队,致力于企业社会化营销平台和服务。
众趣(social touch)成为国内第一个企业社会化媒体的第三方管理平台,能够通过微博的管理软件,在海量的用户信息中,寻找品牌最希望建立社会
关系的目标用户,提高营运效率。
一款小小的软件背后,是张锐开拓社会化营销领域的雄心壮志。“我们目标是做一个更全面的公司,右脑是专业的创意、服务和资源整合能力,左脑是互联网基因出身的产品、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
2012年,张锐团队花巨资组建了一个巨大的数据分析团队,又邀请了来自奥美等一线4A公司的优秀人才,为企业提供从战略到创意到执行的服务。数据团队可以通过系统地分析,获得对企业有价值的潜在用户信息,而公关人才则有助于新潮的技术产品与传统的创意执行有效结合。时趣2011年一上线就赢得开门红,在试运营阶段就获得几十个品牌的青睐。
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张锐进一步体验到了创业的快乐。“创业前想的是辛苦,但只有身处其中,才会突然体会到在旁人感受不到的快乐。”
前行
在互联网时代拓展营销创新服务的社会化行业还是一片尚未挖掘的“处女地”。传统的4A广告公司、公关公司刚开始加速社会化步伐,新兴的社会化营销服务公司才刚刚崛起。对于创业者而言,这意味着广阔的开拓空间,但也带来不确定性所伴随的巨大风险。新技术,可以开启无限可能的造梦之旅,也可能最终只是“梦幻泡影”。
张锐承认,国内的社会化行业目前还处在市场的早期,“挑战”与“未知”不可避免。国内的整个市场,对社会化营销的接受程度整体上比较低,甚至还停留在web 1.0时代的广告思维里来运用开放平台。更重要的是对于服务供应商而言,整个开放平台在API系统、广告系统方面,和Facebook这样的成熟平台有比较大的距离;此外,社会化营销面临着知识稀缺、行业经验缺乏的困境。
密切关注美国互联网行业动向的张锐在积极引进最新的社会化实践。为企业社会化营销提供美化页面、监控负面反馈、数据挖掘分析等服务的网络软件平台Buddy Media成为张锐的一个重要引路者。但是事实上,在实践过程中,张锐很难完全模仿或直接拷贝西方目前已有的运营模式。中国用户数量5亿的新浪微博,规模可与西方的Facebook、Twitter相匹敌,但是不同的社会心理因素造就了不同的网络环境。中国用户的网络表达以及相应的有效的营销模式,还等待着更多的开拓者去揭开面纱。
不过张锐对于中国社会化行业的前景持乐观态度:与西方相比,中国的消费者对SNS网站的使用粘性更强,而且140个中文能比140个英文单词传递更多的信息,所以应用社会化媒体进行营销对中国企业是相当有利的。
“在这个全新的领域,我们需要对事情的发展规律很有把握”,张锐团队意识到社会化营销的“本土化”任重而道远,还需上下求索。身为团队CEO的张锐虽然经营着一份新潮的事业,但生活几乎被工作所占据,没有多少时间享受新鲜事物,“每天都要花上20%的时间去关注这个领域的相关进展。”
但是,对于张锐而言,这份事业本身,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都带给他无穷的乐趣。“未知也意味着你有创造的空间。”宽带网络与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广泛使用,在不断地塑造新的商业模式。从企业的信息化浪潮到门户网站的流行,从电子商务遍地开花到面向消费者网络而非个体的社会化营销,新技术的运用在不断提升生产效率,改善消费者体验,改变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在张锐看来,能参与这场技术改变世界的历史洪流,本身就是激动人心的。
张锐正逐步将中国更为广阔的中小企业的市场纳入战略规划中。一个宏大的社会化行业市场版图正在勾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