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校园

人物

欧阳中石谈文论艺

来源:《北大人》 时间:2013-12-17

汉字:

汉字作为人们的信息,它所能表现的能力太强了。有的语言只能解决声音问题,声音和意义到底有什么联系不知道。“book”都懂,这是书,和声音概念本身没瓜葛。但是我们中国字呢,想了个办法:画个画,就有直接联系了。画个人就是个人;说个手,画出来,一看就知道是手啊;画个山就是个山。用画画出个图形来表达事物,很高明。你懂,我也能懂。中国的这个文字就有直接的联系,用画的画代替事物的那个样,人们有感受。所以,中国字的形成,中国字的发展就标志着中国文化的发展。

我们有象形,先画出来一部分,再用不同的形让你猜出里边的意思,就是会意的一部分。根据这个原理再扩大,还不够使啊,就加了形声,带有声音的事儿也参与进去了。我们按部首分类,就等于把天底下的事物都进行分类了。对事物的分类,看来就是对文字的分类,实际上就是对人世的分类。比方一个木字边,带木字边的有多少,考虑一下这是什么类,我光认识一个“木”字就能认识一片木字。要认字的话,一个个的碰,得碰到哪一年才能认全了?这个中国文字的思想系统不代表人类的思维高度,不代表人类的文化高度吗?所以中华文字的出现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成熟的标志。(《中石访谈》)

汉字的特质以及字体、书体特征对书法作品风格有充分的影响。书法艺术是在符合汉字规范的前提下尽可能拓展艺术蕴涵。文字学研究汉字字形结构、书体特征等方面的规则规范,书法首先必须遵循这些规范,然后发挥、超越。书法家首先要对文字烂熟于心,继而淋漓挥洒,达到“物我两忘”、“我物合一”的境界,由此表达自己对宇宙人生的洞察、体验。(《文化漫谭》)

我认为文字走向简化,这是大势所趋。我们的汉字也正在一步步地走向简化中。但汉字简到一定程度就不简了,这是怎么回事?要思考。我想这有它的原因,有它不能动的原因。这是我想表达的第一个意思。第二,我认为如果要简化的话,一定要简得合理。如果要用减少声音、合并字形的办法,这就不好。这是压缩文化的办法,把文化缩小了。这就不是简化汉字,而是简化文化。所以说,繁体字、简化字都是中国字,我们最好不谈繁体字和简化字的好坏,我们说中国文字有一些不合适的就要改变,不管它是繁的,还是简的。(《弘文载道,切实如需》)

图7

书法:

有人以为书法就是写字,这个观念不对;“书法”一词的意思,一直不十分明确。很早时说写文章的一种笔法,以后转为书写汉字的一种规范。在流传中,认为如果只局限在书写法度之内会降低了“书法艺术”的高度;书写的内容是文字,文字的展现必须解决实际问题,写出来让人如果不认识,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必须写的是字,写出来的字还应尽可能地好看,否则就会降低它存在的力量。书法技艺是在人生阅历、自身文化不断丰厚之后而日渐完善的,写出的字必须正确、美观,怎样才能正确、美观,就需从多方面考虑:字的形体、字意的组合、辞意的合时、合体。字的形体是重要的一项书写内容,在历史上有成功的规范,历史上早已经有了评定,不能粗疏任意。世界上所存在的学问,一点瓜葛都没有的学问几乎没有,对于一个文化人来说,许多的学问不能是无用的,有些是近距离的,有些是直接的。诸如文字学、文学中的诗、词、曲、联,字体书体的历史、美学、哲学、品鉴理论、行款格式、称呼仪礼、纸墨笔砚都有许多讲求,都是必不可少的知识。“书法”是一门有关书写的学问。

书写点画组合而成的字并不是书法这门学问的全部,写出的字的功能是要“载道”,表达一定的意义,为生活需要服务,为我们的社会服务,让人们在看了书写的内容之后,启发思考,获得教益,这就是“启动情思”。这就需要我们启动思考,把人生的道理、哲学的思想、世界观,自己努力的方向都融会起来,把自己的情趣、追求都容纳进来,用各种恰当的题材展示我们的思考,这才谈得上“载道”。(《文化漫谭》)

书法是说的关于书写的学问,而绝不能拿着一张字就叫书法。书写,如果从实际来说,就是从写文字传达实意来说,这是小学、中学可以解决的,可是作为这门学问,它已经源远流长了,它已经从很早以前就有了文字的问题,它需要有它一系列的学问。作为一个学科来说,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很深。所以我们一说到字和文,就知道我们作为一个书学研究者需要牵扯到多少辐射到的知识。那么说,它是一门跨学科的学问,看来是小事情,却是大学问。但是,我们得做得好,我们做这方面的教育工作者,能不能使它满足我们国家现在形势的需要?所以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书法是串珠外的一层光环。字是结晶,文是串珠,书法是光环,这是三个点。(《蒹葭苍苍》)

书一事,析之为三:书艺、书学、书道。

艺者,法也。技之为艺,必眼会心,手会心,皆须能得于人,能出于己,能将千古置于左右,必待无所不能,始可游刃其中也。
书之为大学问,必应知其所以然也。书者,书字也,汉字也。古者如何,今者如何,如何变来,皆有所自。史学者,有迹有论,言之、记之、论之成理,有体系,有资料,有佐证,即可信也。书论者,论求书之优劣高下。如何而优劣,如何而高下也,以至于定其标准、尺度耳。

所谓书道者,或谓之书德,皆可,但绝非日人之谓也。道者是其本质,德者是其所守之本分也。(《蒹葭苍苍》)

图9

艺术:

艺术是一种追求“美”的方式方法。

“美”是什么呢?我想:她首先应当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一见钟情”,或者“渐渐倾心”,但“不能离去”、“越来越深”、“思之益坚”的感受。

为什么会有了“美”的感受?当然首先是对象有“美”的素质、“美”的条件。否则,对象本身没有让人感受“美”的素质,这对象就没有让人得到“美”的感受的条件。这就是说“美”有着客观的条件。(《京剧艺术漫谭》)

搞艺术“要有灵感”。灵感对于艺术来说太重要了。没有灵感的人不要去搞艺术,勉强去搞是费力不讨好,所以灵感几乎成了艺术所特有的一种秉赋。(《京剧艺术漫谭》)

图4

灵感是人们所特有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感受”,一是“放光”。这种能力基本上是与生俱来的,即所谓“天赋”的。“感受”能力强的会在某些方面感受的内容丰富或者强烈。譬如有人对多种花的欣赏上有特别的研究,无论是花朵花瓣、花蕊、花色的鉴赏方面,他都很在行,理解、掌握上也很准确。我们必须认识到,感受的能力强,这是从客观世界取得更多的一种表现,是多一份幸福的表现。对什么都麻木是一种无知与贫瘠的表现。人们唯其能感受外界,才有可能认识外界。因此,我们要在许多方面发挥“灵感”的感受能力。“放光”是“灵感”中最为珍贵的能力。当然这种“放光”的能力必须在感受能力的基础上才可以实现。正因为有感受,才能使感受放出“光采”。所谓“放光”,就是使美的感受得到更高的重现与升华。这种现象是灵感的展现,是灵感综合了感受而发出的火花。(《文化漫谭》)

艺术使人从精神途径触摸到外部世界,加以理解,加以欣赏。因此,艺术是人生离不开的一种自己安慰自己的重要手段。光凭想象,是一种自我安慰,但是无法体现出想象的程度。艺术把它们具体出来,展示出来,画出来可以看得见,变成声音就能听得见,艺术把它落实了。艺术活动具有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能力,这一点展示出“艺”的功力。甚至说,艺术是人类生活走在前头的东西,引领着人们不断向前。《蒹葭苍苍》

科学与艺术,都是在对客观世界进行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都发挥了人的能动性,认识它,整理它,并把它理出规律。由此我们可以创造一个世界,改造一个世界,向更美的世界走去。科学是这样,艺术也是这样。

所以我们觉得,无论科学还是艺术,哪个方面都不能离开,都是我们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事情。这一认识在我的思维中形成了这样两句话:“搞艺术一定要有科学的思维;搞科学最好也找一点艺术的灵感。” (《京剧艺术漫谭》)

“人情”是社会生活中“规则”性的要求,我们应当看到“天理”和“人情”在人的生活中是并行不悖的。“人情”应当在“天理”的制约下而形成自己的规范,可以在“天理”所容纳之下,充分地施行“人情”,甚至于很好地去发挥。“艺术”正是要在“天理”的制约下充分地去满足“人情”的需要,更为“美好”地使“人情”闪出“火花”而放出光彩。(《京剧艺术漫谭》)

图1

戏曲:

中国人有着了不起的想象力,在戏曲艺术中,为了更好地表现,便有了一些形式上的办法,用这些办法,把历史人物,把传说中的人物,把神话中的人物,把许许多多的假人假事装扮成真人真事,集中到一个舞台上,让它有形、有声、有节奏、有感情,活生生地展现出来。这种要求是在中国的戏曲中随着想象而发展起来的。因此,中国的戏曲,不光是京剧,以至于各种地方剧种都是希望达到这样的效果。(《蒹葭苍苍》)

戏曲反映到舞台上是一种表演艺术,讲究三点:劲,数,味,汇集成一个字,便是“擞儿”。在京剧界,唱腔有颤音,叫“擞儿”。余叔岩曾说:“我无句不擞儿。”“擞儿”到底代表什么呢?奚啸伯先生曾讲过这样一个道理,蛐蛐相斗之前,伸伸须子,蹬蹬腿儿,使出的劲儿很有力量,这股子劲儿就是“擞儿”。“擞儿”就是一个振奋的动作,京剧演员子在舞台上的表演有令人振奋的特点。“擞儿”是戏曲的神儿和魂儿,整个舞台都能用这一个字统一起来。(《京剧艺术漫谭》)

图6

传统戏曲的表演比较重视表演规律,规律就是体系,掌握了这个规律,演戏就开了窍。舞台经验很丰富的燕园,很善于总结演出规律,因而,那些在表演上自成一家、独立成派的好角儿,在表演创造上不仅有自己独特的戏路子,而且有独到的表演见解。

戏曲表演中的许多技能或者说是珍品,大多收藏在老艺人身上,人在技在,人亡艺丢,所以说戏曲表演特别需要继承传统。传统这东西,听起来寻常,其实非同一般,说起来简单,细捉摸起来道理深奥。(《中石访谈》)

表演也是有程序的,不管是谁都得上下场、都得坐下,都有唱念做打,都有下场,我们往往把它归到程序化。程序化甚至成为了戏曲的缺点,然而我们仔细地思索一下,正是因为程序化,才沟通了演员和观众之间的共识,而观众正是通过这些程序化的表演,认识了历史上的一切,也认识了现实的一切。因此戏曲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蒹葭苍苍》)

看戏干什么?是单纯的娱乐吗?台上杀了很多人,我们就没有娱乐了?不是。我们是看戏的情节,看那里面表现出来的感情,它们都是我们谈话的资料,但是结论呢,是给我们兴趣。应该说,我们的京剧、我们中国的戏曲是在用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法,来感染我们的情绪。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蒹葭苍苍》)

图10

文化:

什么是文化?“文”这个字,不是文字、文学,它是一种美好的形象。“文”本身是一种美好的形象,一种美好的现象。自然界五色成文,各种颜色集中在一块儿,不乱,很有章法地排列出来,这就是“文”,这就是“文”的要求。什么叫“文化”呢?就是把这种“文”,大家都具有了,普及了,每个人都符合了这个思想,都符合了美好的思想,这个本身就是文化。就是使美好化及天下,以文化之,这就叫文化。(《京剧艺术漫谭》)

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天人之际”,两大关键要素就是人和自然,这两者之间当然也可以分出主次。我们研究文化,立足点非常要紧。关键是要抓住文化的根本,抓住文化问题的因果关系。

图5

我想说的一个主要看法就是:天人合一,人为主。人与自然,用中国传统的说法就是天、地、人“三才”。汉代王符《潜夫论•本训》中说:“是故天本诸阳,地本诸阴,人本中和。三才异务,相待而成。”天、地、人相待而成,也就是说人与自然关系密切,密不可分。人站在天地大自然之间,确实能够理解自然,乞求自然,自然也能按人类的意思作出贡献。人对自然的要求时时刻刻从自身的主观需要出发,人对于自然的理解无法超越自身在特殊阶段的文化局限。所以在文化系统之中,在天地之间,以人为主。地是舞台,天是背景,人是主角。我们研究文化,一定要研究人,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乃至研究人类,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文化漫谭》)

美好和谐是文化的核心要求。要能够如此公平、和谐地相处,达到全人类的“美好和谐”,没有一个共同的约定,不定出一个共同的规范,是很难达到的。我们的先贤对这个问题早有认识,他们提出了一个“德”字。早在《庄子》这部书里就提到过“德”,以为“德”就是“得”,“物得以生谓之德。”德是一种特殊的力量。它虽然不是一种东西,但是一种很不一般的内在的一种能量的力量。这种力量会使“东西”生长,会使“事情”成功。可见德是一种可以增强生命的力量,可以推动成功的力量。我们怎么样来说明这种力量呢?我体会它是一种“劲儿”,说是一种“契机”似乎更容易被理解。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德往往首先被理解为是一种品性,也就是“品德”之德。这种德以一定的规矩作为判断依据,就有是非对错的问题。符合这个德的标准了,就是对;违背了,就是错。中国人在这个方面的要求尤其严格,公德、私德两方面都很注重。

德还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信念,人类在文化发展的问题上任重道远,“行百里路半九十”,更何况文化之路可以说是有始无终的。如果没有信心,没有毅力,只有一时之“能”,我们就很难坚持到最后,往往功亏一篑。当对事业、对文化有坚定不移的想法的时候,人能坚持不懈,一代一代传承积累。

总之,人应该具备不同层次的“能”,这是实现目标的基础。而“德”往往决定“能”所实施的方向。为了保证全面的美好和谐的要求,人们必须有一个“德”的契机,这才是文化中的一个核心。美好的文如何得到和谐,要通过“德”这个契机;如何达到全面的“化”,也必须依“德”的契机。所以中华文化能有如此的生命力、凝聚力,与这一个“德”字,分离不开,也可以说:“德”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本质性的核心。“德”和“能”本身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德”与“能”的有机、和谐结合,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充分保障。(《文化漫谭》)

我想讲一个概念,关于传统。这个字眼应当怎么理解?我估计有很多同志这样理解:传统就是旧的,不是现代的。这句话不全面,传统不等于是旧有的。传统是从古时开始,一直到现在还被这样理解的这种认识,到今天,甚至于到明天、到后天,还起作用的,叫传统。历史上有过,但传到现在不实用了,这不叫传统。这里有一个规律,就是代表人类大多数的好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就会把它纳入到传统中去。因此,传统是在无限地延长,而不是到今天为止。如果今天出现真正好的东西,也会纳入到传统中去,如果入不了传统,那只是一时的昙花一现,没有历史的生命力。(《蒹葭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