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校园

人物

从过去到未来——宋向光老师与他眼里的博物馆事业

时间:2013-11-05

24

【学者名片】宋向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物馆学教研室主任,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副馆长、中国博物馆协会常务理事。

近年来,中国的博物馆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数量增多、种类丰富,基础设施也有了极大的改善,博物馆的参观者数量急剧提高;但是,另一方面,不理性的“博物馆热”也在持续升温。那么处在社会变革中的博物馆,其主要职责是什么?又该如何改变自己的办馆方式,做到与时俱进?人们如何从博物馆中真正受益?高校是否真的需要大力投入博物馆建设?博物馆学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在博物馆学专业耕耘三十载的宋向光教授,一直走在博物馆的建设、管理以及博物馆教育领域的研究前沿,多次承担国家文物局社科课题。今年是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建馆20周年,考古文博学院也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博物馆的建设和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本期“燕园学人”,就带着您一起聆听宋向光教授对于博物馆职能的解读,以及北京大学博物馆和博物馆学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燕园的西北角,幽静的鸣鹤园,有一座二层歇山式中式古典建筑,这里就是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宋向光教授所在的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博物馆学教研室就在赛克勒博物馆二楼。博物馆早已是现代人熟悉的公共文化机构,而“博物馆学”对于许多人而言还十分陌生。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与博物馆学结缘开始,宋向光在这里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培养博物馆学人才,致力于推动中国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默默耕耘了二十余载。

一个偶然促成一项毕生的事业

三十年前,宋向光从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留校任教。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得他由考古转向博物馆学,并见证和参与了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以及博物馆学专业的建立。

1976年,受中国政府邀请,美国知名医药学家阿瑟?姆?赛克勒博士(Dr.Arthur M. Sackler)来到中国,他热爱和尊重东方古代文化,收藏了很多中国、日本和中亚地区的古代艺术品。改革开放后,赛克勒博士联系到北京大学,决定资助北大建立一所现代化的博物馆,用于教学和科研,并希望该博物馆能成为中国现代化博物馆的范例。随后,北大派出包括宋向光在内的几名考古系教师赴美国学习博物馆学及博物馆管理经验,从此宋向光进入了博物馆学的研究领域,与博物馆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作为长期从事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宋向光最初对博物馆的认识还很有局限,认为博物馆只是展示考古发现和考古学研究成果的地方,是帮助学生学习考古学的标本室。考古学研究的训练,对宋向光早期的博物馆学研究有很大的帮助,他重视以客观事实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础,重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时也具备对考古现象较强的解释能力。然而,在美国进修的一年,中美两国博物馆发展水平的差异、尤其是对博物馆社会功能认识的差异,促使宋向光对“博物馆”和“博物馆学”有了新的认识。“美国非常重视将博物馆看作一种‘社会声音’,力图通过博物馆表达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对公众的需要非常关注”,宋向光回忆,这与当时中国的博物馆学研究以“文物”为中心的观念有着很大的不同,也成为他学习美国博物馆管理经验时一个非常深刻的感触。

宋向光非常渴望将他在美国的所学、所思介绍回中国,推动中国高校博物馆学教学的改革,参与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适逢1988年北京大学考古系(现考古文博学院)设立了博物馆学教研室,宋向光回国后成为了教研室的一员。当时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博物馆事业都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1993年,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建成,宋向光出任博物馆的副馆长。宋向光感觉到,在博物馆学这样一个新鲜的领域中,必将有一番作为。

博物馆应该“向前看”

博物馆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与近现代科学知识构建相结合的工业文明,促使人们观察自然,用眼睛思考人生。自17世纪,近现代公共博物馆出现后,公共博物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教育功能,成为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以及国家形象的展示平台。1753年大英博物馆在伦敦建成和1793年法国巴黎卢浮宫对公众开放,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标志性事件。在中国,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在时任教育总长蔡元培的主持下筹建了第一个国立博物馆一一国立历史博物馆。192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宣告成立。此后,故宫博物院、上海市博物馆、中央博物院等相继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博物馆事业也逐步得到了发展。

中国的博物馆学的研究长期具有浓厚的政策研究色彩,将文物标本作为博物馆的核心,文物的“保藏与利用”成为博物馆学研究的核心。在美进修期间,宋向光对这种研究倾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奠定了他对博物馆及博物馆学的新认识。宋向光倾向于将博物馆更多地看作一种“社会现象”而不仅是藏品的简单陈列,并将自己对博物馆学的研究重点转移到了博物馆的组织特点以及博物馆社会职能实现的条件和手段上来。

在宋向光看来,对博物馆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将其视为对“过去的好时光”的怀念,是人类“回头看”的所在;另一种则直承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进步的信念,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机构。他更倾向于后者,“博物馆更应该‘向前看’,不仅要展示过去留存下来的文物,应该而且可以成为知识创新的起点。因为博物馆有选择地收藏、保护、展示、研究、传播物的含义,以及人与物的关系,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见证。所以在这里,研究者可以得到研究的对象,展示新的研究成果;大众可以从中获得对世界的认识,发现新知。”宋向光认为,这才是博物馆发挥作用的正确方式。

博物馆学教育:尊重学生兴趣 发挥北大学科优势

随着博物馆事业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博物馆需要专门的工作语言和业务规范及交流的学术平台,树立自身的社会形象和学术形象,博物馆学逐渐发展起来。20世纪20年代后,传统博物馆学理论体系基本形成并被介绍到中国,而后逐渐进入高校。1948年,北京大学开办了博物馆学专修科,作为辅修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博物馆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鼓励他们学成后进入博物馆工作。然而,由于传统博物馆学学术范畴和理论体系的匮乏,20世纪50年代后的很长时间里,博物馆学退出了高校教学领域。直到改革开放后,中国博物馆事业飞速发展,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等陆续开设了博物馆学,并呈现出不同的倾向与特点。

宋向光分析了北京大学博物馆学教育的特点。紧密依托考古学的研究与发展,是北大博物馆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优势。同时,赛克勒博物馆硬件较为先进,也为在北大学习博物馆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与一些院校重视应用、体现出较强的职业倾向不同,北京大学博物馆学教育要求学生更多地关注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机构的发展需要,这也就要求更加多元的知识结构和视野。

11

多年从事博物馆教学,宋向光对此进行过深入的思考。他认识到博物馆学需要的知识门类非常多,主张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如对博物馆陈列设计感兴趣可以选择更多地接触结构、色彩等艺术表现手法的相关知识;对博物馆教育感兴趣的同学则可以选修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希望从事博物馆藏品信息数字化的同学加强计算机知识的学习等。同时,吸取西方博物馆学教育的经验,他对本科生、研究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本科强调基础和通史,发挥北大考古学科优势,打好考古学和历史学的基础,同时更多地进行考古实习和博物馆操作,而进入研究生阶段,则更注重批判性和思辨性的学习。这也正是宋向光所提出的“技能与思辨的博弈”。

12

在宋向光的指导下,博物馆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日趋多元,既包括“博物馆参观讲解”、“博物馆藏品信息表达解对称问题研究”、“博物馆陈列的光色初探”等具体的博物馆陈列、展示等问题,也有试析“博物馆疲劳”等以受众为导向的研究,还有“从古根海姆博物馆看21世纪博物馆发展的新道路”、“ 从北京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的运营看中国私立博物馆的发展”等前沿的宏观研究,综合了社会学、心理学及自然科学的诸多研究方法和手段。

宋向光开设的课程,如“博物馆导论”等,不仅对本专业的同学开放,也成为了全校通选课程,不少非博物馆学专业的同学也选修了这门课程。“博物馆的前台与后台,区别非常大。”宋向光希望通过“博物馆导论”等课程,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并更好地利用博物馆,让他们真正对博物馆感兴趣。

2011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宋向光荣获北京大学优秀教师奖。

说到教学科研的苦与乐,宋老师强调道:“这是一项事业,我是伴随博物馆学的发展而得到发展的。北大博物馆学专业刚设立的时候,我们教研室的同事们一起边学边教,摸索着前进,当时我们的口号就是’吃得了苦,挖得了土,弯得下腰’,不仅要置身挖掘现场,也要埋头钻研最新的学术成果,向一流水平看齐”。“高科技普及以来,博物馆学的老师和学生不一定需要像以前那样每天埋在‘土堆和书堆’里了,但一定需要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广阔的视野,以及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对服务社会的公益心。”

中国博物馆事业:可喜可贺 可忧可虑

长久以来,人们认为文物是历史的沉淀,各大博物馆也以其年代久远的镇馆之宝为自豪。中国的博物馆学研究也以“文物的保藏”为中心,博物馆成为文物陈列的平台。对于这个看法,宋老师认为这是“对博物馆功能的认知和理解不够。博物馆更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对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的赞颂,也是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地方”。

进入21世纪后的十余年,是新技术全面、深刻影响世界的十余年,也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最快的几年。2011年3月,经历了4年扩建改造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重新对外开放,引发了公众的极大关注。这些都丰富了博物馆学的研究领域。

宋向光始终关注博物馆学发展的新热点和前沿问题,撰写了大量学术文章,涉及博物馆学及博物馆学教育、博物馆实践和博物馆管理等领域的诸多问题。近几年,与国家文物局合作,进行了“中国当代私立博物馆的发展与管理”、“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中国博物馆职业道德”等课题的研究。2011年10月,中国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常委会选举宋向光教授为主任。

当谈及业界对其著作《物与识——当代中国博物馆理论与实践辨析》的赞誉时,宋老师摆摆手,笑着说:“能对这个学科有一些自己的观点,并得到大家的认可,我非常高兴。但是,我们的博物馆建设管理跟一流的现代化博物馆还有很大的差距,这项事业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2008年开始,我国各地公立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去博物馆参观的观众的数量增加了很多。各地也纷纷把博物馆作为城市地标性建筑和城市形象宣传窗口,民办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兴起。

但是,对于博物馆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宋向光认为“硬件上可喜可贺,软件上可忧可虑”,并提出诸多建设性看法:首先,免费开放后,博物馆自身的工作环境也相应发生改变,而观众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不仅要提高观众服务水平,更要在策展时,以观众为主导,关注公众需求,不能只是政策、经济效益、专家导向,不考虑观众需求,只会让公众把博物馆当成享受免费空调的地方,就越来越难促进公众对博物馆的全面认知。

其次,博物馆发展是城市化的反映,每个城市确实都应该建博物馆,但是要明确博物馆重点不在新奇的博物馆大楼、不在博物馆的数量,而在质量与内涵,博物馆应该能切实起到传播知识、为公众服务的作用。

再者,大多数博物馆依靠政府资助,这也使得博物馆常常只是宣传的窗口。因此博物馆自身

也要在坚持专业特性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做好经营,例如:给公众提供租用场地举办画展、文化交流活动等,筹集博物馆运营经费,反过来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助力文化科学进步。同时,对于民办和行业博物馆,政府要做好规范和引导,保护民间博物馆人士的一些利益以及珍贵文物。

最后,数字化博物馆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好地服务,但是花钱太多,因此不能全中国什么样的博物馆都数字化,应该先试点再推广,先在有些馆进行实验性数字博物馆项目,看看新技术能不能在博物馆用,用得怎么样,等摸索出一些经验之后再推广给其他博物馆,用成熟的技术建设性价比更高的数字博物馆。

对公众免费开放的高校博物馆

北京大学博物馆学专业的组建与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建成相伴相生。宋向光在采访中多次提到:“北大的博物馆学教育,也要归功于先进的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赛克勒博物馆作为中国高校第一所考古专题博物馆,建馆之初,博物馆展示、安防、保存设施堪与当时世界一流博物馆媲美,为在北大学习博物馆学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条件和展示平台。

走进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靠近门口的展厅里展示的不是古代文物,而是北京大学考古与文博学院老师和学生们的实践成果,这些成果的介绍同时被列在博物馆的入馆前言介绍中。宋向光说:“北京大学作为百年学府,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众多优秀的学术成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公众不能非常直观地了解北大的文化。赛克勒博物馆藏品丰富、展陈设施比较先进,也有对公众开放的很好的条件。这里展现了北大考古学的丰富成果,可以让大家看到北京大学的学术科研实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从江泽民主席、胡锦涛主席到习近平主席,三届国家领导人和学校领导等都来参观过我们的博物馆,对我们的科研成果深表赞赏。这也是我们的骄傲。”

博物馆对于一所高校而言,尤其是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北京大学而言,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摆设或者面子工程。北大的博物馆既要成为北大的基础教学设施,以及提高北大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场所,也要成为北京大学展示学术成果、回馈社会大众的平台。在学校财政的支持下,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于2010年元旦正式面向社会免费开放,这里也成为燕园“一塔湖图”之外的又一张名片。同时,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也积极与各地博物馆、研究机构合作,引介最新研究成果,例如:目前,右侧展厅正在展出的是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合作的一个新展览:“与猪同行——中国古代猪的驯化、饲养与选育技术及其影响研究”。采访前,在赛克勒博物馆碰到一些外地来的参观者,他们的评价是:“被这个展览的名字吸引了,看了之后,觉得很有意思”。当记者把这个评价转达给宋老师的时候,宋老师立即展现出专业学者的学术思维,说道:“这说明博物馆要学会表达,其中如何布展、信息讲解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适逢学期初,采访到宋老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身兼数职的宋老师既要忙于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管理,又要忙于准备新学期博物馆学专业的三门课程,指导研究生博士生论文。尽管我多次打电话叨扰,但每次宋老师都会在挂电话前说一句谢谢。采访时,恰逢教师节,宋老师的电话不时响起,来自各地学生的祝福,让宋老师十分欣慰。在与南开大学研究员梁吉生的一次通信中,宋向光这样写道:“博物馆学研究者要耐得住寂寞,要给自己一些思考的时间,运用个人的智慧,解读博物馆业务表象下的观念、价值和联系。”这正是宋向光近三十年学术生涯的真实写照,而学生的成长与挂念也始终伴随宋老师的教学历程。

背景链接

在中国高等院校中,北京大学最早设立了考古学教学研究机构。1922年北京大学国学门下设立了考古学研究室。1952年,在文化部和中国科学院的积极支持下,我国高等院校中成立的第一个考古学专业——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正式设立。1983年7月11日,北京大学校长办公会议决定,考古专业从历史系分出而独立建立考古系。2000年,考古学系与国家文物局合作办学,改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中国文物博物馆学院)”。2002年,正式成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大考古的历史和中国考古学的历史几乎同样久远。50多年来,考古文博学院充分利用北京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已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从事文物考古工作的中、高级专门人才,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建设了一支学有专长且梯次配备的教师队伍,其中有较深造诣的、国内外相关领域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教授就有20多名。这些专家长期在中国考古的第一线,如:苏秉琦、宿白、邹衡、严文明、李伯谦,他们不仅对中国的考古学做出了拓荒的巨大贡献,而且为中国考古学术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

作为考古与文博学院重要的教学科研机构,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大学校园西部,由北京大学和美国友人阿瑟?赛克勒博士合作建成。1986年破土奠基,1993年5月27日正式开馆。展厅面积约2000平方米,现收藏有数万余件藏品,其中多为中国考古学各时期的典型标本,如周口店北京猿人石器,新石器时代不同考古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商代甲骨文,山西曲村西周古墓葬出土的铜器、玉器等,还有陶器、钱币、封泥和民俗文物等。这些藏品始于本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考古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以后陆续汇集了北京大学博物馆和燕京大学史前博物馆的收藏。50年代后,陆续增添了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系)从田野考古工作地点获得的教学标本,国内各文物、考古机构和博物馆调拨、赠送的物品,还有海内外文物收藏家捐赠的文物。

置身其中,你会感到一种浓厚的学术气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博物馆常年展出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收藏的考古教学和研究标本,定期组织展示考古学重要工作成果的陈列,组织由其他博物馆和学术科研机构主办的交流展览。博物馆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参考文章:《宋向光:博物馆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北京大学新闻网,2013年5月2日】

编辑:Refresh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