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校园

人物

张振东:既然选择了支教 就要去最需要的地方

时间:2013-06-13

张振东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获得第九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张振东早已是个“名人”。

2011年5月10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信。信中嘱咐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

给胡锦涛同志写信的,就是张振东。

张振东2006年从辽宁省鞍山市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作为一名普通的北大新生,在眼花缭乱的社团招新中张振东一时难以做出选择,于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参加了不少社团。一学期过后,时间与爱好要求他必须作出选择。于是,经过细细挑选,张振东只保留了阳光志愿者协会——一个义务为白血病患者提供帮助的社团、校团委的社会实践(志愿者工作)部两个组织的成员身份。

一方面是志愿者,另一方面又参加了志愿者的组织工作,志愿服务注定与张振东的大学生活难解难分。2008年,一场无与伦比的奥运会给了中国运动员一个好平台,也给了张振东一个好机会——他成为北京奥运会支持保障志愿者队伍的一员。

虽说都是志愿者,但不同“工种”的志愿者之间还是千差万别。礼仪志愿者可以获得不少的“上镜率”,语言服务志愿者少不了几次与外国客人对话的机会。但张振东这个支持保障志愿者,可是“志愿者的志愿者”。他们是为其他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的群体,负责志愿者的服装统计、信息汇总和纪念品发放等一系列工作。支持保障志愿者大多工作在场馆的工作间,那里既没有门庭若市的记者来访,也没有机会一睹运动员的风采。张振东兢兢业业地作完志愿者服务,捧回了“首都教育系统奥运工作优秀学生”的奖状。

在大学生活过了一半的时候,张振东感觉一种“惰性”逐渐滋长。他说,这是远离挑战的结果。张振东有点儿想到校园外面去走一走。

校团委社会实践(志愿者工作)部的工作,少不了和支教有关。张振东的一位师兄恰好负责支教团的招募与组织,他曾作为北大支教团的一员赴青海支教。张振东没少受这位师兄的耳濡目染。用张振东的话说,“本来就有支教的念头,经师兄这么一讲,就真的动心了。”

机会来了。2009年的秋天,张振东顺利通过了面试,参加了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组建的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成为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

2010年9月,北京开往西宁的T151次列车经历了20多个小时的颠簸,载着张振东、王翰民、杨天虎、薛秀丽、孙应杰五名支教志愿者到达西宁火车站。辗转了几个小时后,支教目的地——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峡民族学校就到了。

 

张振东和他的学生们 既然是支教,就要做好“艰苦奋斗”的准备。学校提供了一间宿舍,上一届的支教团队留下了一些家什,加上自己带的行李,这就是支教团的全部家当。

支教首先要解决“立命”的问题,自己做饭就成了必须的要求。东峡镇那条小小的马路上,只有一家更小的小卖部。“应该是小菜铺”,张振东纠正记者“小卖部”的说法。小菜铺主要出售土豆,也有少量的其他蔬菜。因为作法简单、价格合适,土豆就成了张振东一行的首选。记者在电视台2011年拍摄的一段资料片中看到,当时张振东和杨天虎正在做饭。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切的太丑了。”另一个人说:“凑合着吃吧,哪儿这么多毛病?”镜头中,张振东手中正握着一叠切好的土豆片。

青海的冬天不比华南那边,软风拂面;也不似东北那样,白毛风遮天蔽日。但是,青海的物资条件有限,房屋的抗寒设计远比不上东北地区,取暖设备更是少见。所以,青海的冬天格外难熬。为了度过寒冬,支教团用尽了各种办法,做饭的火炉都被用来取暖。就这样,他们看过了青海飞雪,迎来了第二年春天。

张振东的班里有50多个学生,他是这个班的语文老师。同时,他还当过班主任,教过英语和地理,教过“玉树班”。语言的确是一大问题,但这对张振东而言还不是最困难的——毕竟,语言可以慢慢习惯。困扰张振东的是支教观念与支教现实之间的冲突。

来青海之前,张振东坚定地认为人的落后首先是精神的落后。因此,刚到青海的时候,张振东给学生们讲他在各地的见闻,描绘长安街川流不息的车辆,讲述白山黑水间的人情风貌,用“心灵鸡汤”式的故事鼓励学生们好好学习,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但后来,张振东发现,真正有可能走出青海的学生实在太少,“学科基础没打好,学生们高中阶段的学习明显吃力很多。”他给学生们讲述越多的美好,学生们的眼中就流露出越多的落寞与失望。于是,张振东在反思,是不是他的好心制造了落差与失望?

“知道了这种可能后,我就把‘鸡汤’换成了基础知识。”张振东说。在之前,他总是希望在课堂上为学生们传递更多的知识,以帮助他们在高考中增加得分的可能。这对张振东来说不是难事,因为当年他是以鞍山市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北京大学的。另外,2010年青海高中学生使用的语文课本,与张振东2005年在辽宁使用的课本是一样的。后来,张振东就转变了这种教学方式,更关注课本基础知识的讲授,“因为学生们的基础不好,高深的知识对他们的帮助太少,远不如基础知识的作用大。”“如果学生们能熟练背诵诗词和古文,最简单的诗词填空总是能得分的。即使他们没机会进入大学,这些诗词文章对他们今后的生活也是有好处的。”

教课之余,张振东他们还参加了学生们的课外活动。打打篮球是常有的,“但不能太激烈,在高原上两个人撞一下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偶尔他们也会去野炊。在张振东一行离开之前,学生们还与这批支教老师一起参加了一次野餐,算是饯行。

“我是东北人,见不惯掉眼泪场面的。”于是,张振东他们悄悄地离开。

一些学生还是知道了他们的行程。张振东和他们达成了“君子协定”:不能告诉其他人。

……

2011年8月27日,张振东他们回归了学生的身份,再一次走进燕园。那时,他已经是教育学院的一名研究生了。

 

张振东所在的教育学院 研究生的第一年,除了日常的学习和科研,张振东回到了校团委,继续在社会实践(志愿者工作)部当助理,负责支教团的选拔和组织工作。期间他一直有回东峡镇看看自己学生的想法,但一直没能实现。

不过,2012年的7月,张振东收到了一则好消息:支教团所带的班里有一名学生考上了青海大学——青海省唯一的一所211重点大学。张振东说,尽管不知道支教团的努力是否给了这名学生帮助,但有一个好结果总是令人高兴的。

2012年9月,张振东的就业季开始了。一番选择后,张振东成为黑龙江省的一名选调生,2013年7月即将赴哈尔滨市的县区工作。

2013年5月,张振东获得第九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

当被问及对支教团的后来者有什么嘱咐时,张振东说:“除了心理预期,调低观念预期也很重要。北大教给我们的担当、责任和使命,需要我们换一种方式融入到支教中。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也许是不错的方法。”

……

记者在前期资料整理中了解到,支教团有四个目的地供选择:西藏、青海、云南和新疆。其中,西藏的对口支教学校是拉萨中学——西藏唯一的重点中学,云南的支教地点是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和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南省的两个大城市,新疆的支教学校就在乌鲁木齐。相比之下,青海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其中又以东峡民族学校为甚。在采访的一开始,记者就问张振东为什么要选择青海。张振东说:“既然选择了支教,不如就去最需要支教的地方。”

摄影:靳戈

编辑:M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