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校园

人物

第二炮兵女导弹专家、校友李贤玉:巧手丹心织“剑网”

时间:2013-02-21

27

作为屡获大奖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她常常为获取一组数据而激动不已;

作为全军优秀科技拔尖人才培养对象,她常常为编写一个程序而彻夜难眠;

作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女导弹专家,她常常为一次小小失利而痛哭流涕……

这就是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某研究所总工程师李贤玉。娇小的身躯,始终奔波在试验场和发射阵地之间;明亮的双眸,始终盯着世界新军事变革前沿;智慧的头脑,始终装着“能打仗、打胜仗”的大业。要不是连日采访,很难想象,一个弱女子的胸中是如此的波澜壮阔——

多才的理学硕士选择一条红色之路——求知未名湖畔,建功火热军营

茫茫林海雪原,有座美丽的“中国雪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李贤玉就成长在这里。

1982年,17岁的李贤玉一考成名,摘得黑龙江省理科“状元”,从一所普通的铁路子弟学校考入北京大学,“山沟沟”飞出了“金凤凰”。

未名湖畔,李贤玉一路顺利,攻读当时前沿的无线电物理专业,全班第一个获得硕士研究生保送资格,毕业时更成“香饽饽”:校领导找她谈话,要把她当作“种子”留校重点培养;刚刚崛起的中国科技园——中关村不断抛来“绣球”,许以高薪要职;同学相邀出国深造,联手“闯天下”。

留校有资格、下海有资本、出国有资历,李贤玉却不为所动。攻读硕士期间,因为课题涉及第二炮兵,这支神秘的战略导弹部队让她心动,她坚信,所学专业在这个领域“有事可干”、大有所为,这份选择会比金钱份量更重,比金山银山更有价值。

走上“红色之路”,同学一时难以理解。当初谁也没想到,李贤玉居然成长为执掌大国长剑的导弹专家,成为一个与“战争”结缘的女人。

走出北大校园,迎接李贤玉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到通信连当兵锻炼。简陋的机房,一屋子“古董”,最先进的不过一部插拔式转接电话。

基层锻炼一年,李贤玉越待越心寒:就凭这些老电影里见过的玩意儿,能干啥信息化?此时,她萌生了转业的念头。

待在山沟,思想不能滞后,信息闭塞,知识不能落伍。身在基层,李贤玉却经常与大学的老师和同学联系,了解掌握前沿知识。那年春节,她专门请假一周,在国家图书馆和北大校园呆了5天,记下10万多字的笔记。

从基层回来,李贤玉便敲开了室主任慈林林的房门,递上转业报告。没想到,一向温和的慈主任立刻“变脸”:“马上就有‘大事’干了,想转业没门!”

此前不久,海湾战争揭开了信息化战争的序幕。第二炮兵党委高瞻远瞩,决定筹建第一套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

在这次战略导弹部队信息化建设的破冰之旅中,26岁的李贤玉成为科研团队里年龄最小的技术人员。年纪虽小,但眼界却很高:要干,就瞄准世界一流干!

全军没先例,全国也无模式可循,白纸一张,从哪下笔?

泡在图书馆查资料,守在信息中心了解前沿科技,李贤玉夙夜攻关,不断调整“望远镜”的视角。一次,大学室友留学回来,闲谈中,李贤玉了解设计中某项技术在国外不算“最新”,她毅然推翻已经干了3个月多月的成果,重起炉灶。

一窗灯火万卷书。设计方案出炉,首审通过。两年过后,指挥自动化系统基本成型。

1993年,某型导弹试验发射在即,指挥自动化也迎来首次“大考”。千里之外,一声点火。中军帐里,寂静无语。突然,电话铃响起,发射现场报告:导弹出现故障,发射中断。而此时的荧屏上,却仍显示着导弹发射后不断变化的弹道轨迹。

“这样弄虚作假,打起仗来是要掉脑袋的!”首长愤然离席。面对窘况,李贤玉的眼泪哗哗直流。

按当时技术水平,导弹发射后有20秒后的数据“空白期”,李贤玉便作了飞行弹道模拟演示,没成想,居然“好心办了错事”。

不用解释,擦干眼泪,却更激发了李贤玉拼搏的劲头。暑来寒往,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取得圆满成功。

1995年盛夏,第二炮兵奉命向某海域进行导弹发射训练。6支利剑,惊天捣海。京畿一隅的“中军帐”里,千里战场,尽收眼底。一位军委首长握着李贤玉的手,连说三个“不简单”。

此役大捷,开创中国战略导弹部队信息化建设先河,成为全军的“标志工程”,荣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李贤玉也挂上一枚金灿灿的三等功奖章。

小兵大任,干得精彩。李贤玉从此迈进信息化大门,一干就是23年,她在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路上越走越远。

敢为人先的巾帼尖兵踏上一条求索之路——柔肩担当重任,追踪信息前沿

世纪之初,伊拉克战争爆发,信息化作战的威力,再次让世人震惊。

此时的李贤玉,刚刚担任某研究所总工程师,她比任何人都着急:与世界军事强国比,我们本来就落下好几步,必须靠时间和速度迎头赶上,抢占先机!

当时,多种型号常规导弹列装部队,指挥系统“烟囱”林立,相互间联不上、通不了,难以形成整体作战能力。

一次演习,几套指挥系统“一个型号一个样”,指挥员守着高技术装备却只能“通信靠吼、指挥靠手”。他们无奈地说,这些系统单独都好使,联不起来就“白瞎”了。

官兵的话,扎着李贤玉的心窝子:咱们搞信息化建设就是织“网”,现在却联不上、用不了,这就是失职!

从发射场回来,李贤玉办公室里灯光经常通宵长明。当年,某导弹指挥系统研制工程启动,李贤玉作为技术负责人披挂上阵。

那段时间,各型导弹的发射控制命令、作战指挥流程等信息,在李贤玉的脑子里交错翻滚。她带人走遍导弹军营、发射阵地,与官兵摸爬滚打在一起,反复论证,找准需求。

有人嫌累,不愿再跑。李贤玉告诉说:搞科研,不能坐在办公室“想点子”,而要在脚板底下“找法子”。

一次,为了调研一组数据,李贤玉在西北戈壁滩上一待半个月,条件艰苦,没法洗澡,蚊虫叮咬,浑身是包,部队官兵不忍心,要求换个男同志,她却坚持不肯走,直到收集到有效数据才离开。

奋战一千多个日夜,不同型号常规导弹作战指挥的“方言”被统一成“普通话”,李贤玉又专门选择复杂恶劣环境做试验。大雪封山,呵气成冰,她带领科研团队进驻塞外深山3个多月,连续进行了20多次试验调试。

2006年,全军某重大军事演习号角催征,李贤玉带着最新成果进行“战场”检验。“中军帐”里,指挥员轻点鼠标,多支导弹旅、多种型号武器装备在同一作战指令下同时行动,对预定目标实施火力打击。第二炮兵首长感慨地说,“能把这么多系统‘统’起来,真是了不起!别看一个弱女子,能顶咱好几个导弹旅长。”任务结束,李贤玉荣立二等功。

这套系统,破解了制约战斗力建设的“瓶颈”问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装备研究院院长成跃从事科研30多年,至今回想起来仍感触很深:“这是战略导弹部队作战指挥系统建设的‘一个里程碑’,推动了战斗力建设的跨越发展。”

探路成功,李贤玉又开始尝试将这种技术向某新型导弹延伸,历经3年,率先攻克信息快速远程传输难题,填补国内多项空白,研制的该型导弹指挥控制系统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信息战场,波诡云谲。信息安全成为永不过时的前沿技术。

到机关,下部队,李贤玉把信息安全挂在嘴上讲,有人说她“太玄乎”。她便打着比方说,信息系统再强大,有了病毒就如同“自己家门挂上别人的锁”,不能用、不敢用,打起仗来更可怕。

这些年来,李贤玉每研制一项成果,都会伴随而生一套信息安全防护体系,还为上级首长撰写了10多份关于信息防护的咨询报告。

屡获大奖,名声远扬,各种荣誉纷至沓来。1998年,李贤玉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人们竞相祝贺。没想到,这个弱女子又抛出“重磅炸弹”:向大会递交了关于信息安全方面的提案。

“信息战不可避免地成为未来军事斗争的主要样式之一,信息安全必然成为赢得未来作战胜利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

报告不长,却引起广泛关注,纳入高层“智囊”。

埋头苦干的科研女将开辟一条创新之路——植根发射阵地,攻关步步留痕

在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李贤玉获奖多,份量重,人人服气。

2003年,她捧回中国科协“求是”奖,大伙儿说,这是个响当当的“求实”作风奖。李贤玉听得高兴,她说,科研容不得半点虚假,求实是最起码的要求。

那年,某指挥信息系统建成试用,却因电台自扰成了“摆设”。机关和厂家集体“会诊”,一方提出原有电台“升级”,一方坚持更换新电台。大家各执一词,讨论很快变成争论,争论又升级成了争吵,有的还拍起桌子。

作为专家组成员,李贤玉看得着急:科研创新不是比嗓门、拼力气,部队所需、战场必需、官兵急需才是最管用的“尺子”。

争吵到僵持,大家都把李贤玉当作极力争取的“砝码”,没想到,她却平静地说:“我需要试验,用数据来说话。”

几天后,李贤玉拿着试验数据和现场演示走进会场,“原汁原味”阐述利弊曲直,并拿出一套完备的解决办法。

时年盛夏,第二炮兵与三军精锐合兵一处、同台演练。李贤玉改进“救活”的这套指挥系统发挥巨大作用,提前实现“多箭齐发”。

当年亲历此事的一位将军,至今仍念念不忘:“科研创新也有刀光剑影,越是艰难越可见李贤玉的气魄。”

在有人看来,李贤玉有点“虎”。李贤玉“高徒”、工程师陆晓薇却说,她对科研苛求的态度,就是为导弹武器装备上了一把“安全锁”,也带出科研队伍好作风。

2006年,某导弹旅信息化建设全面展开,李贤玉再次被点名担任技术组组长。

3年多时间,她深入该旅30多次,与官兵进行上百次座谈,修改审定上千份文件资料,最终将部队需求变成一份份详实的方案报告。

随着一道道难题被攻克,一项项空白被填补,该旅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然而,在一次试运行中,某系统却屡屡出现“数据丢失”,官兵议论纷纷,意见很大。

连夜返京,李贤玉一头扎进实验室,反复查验“病根”,直到凌晨终于发现端倪:软件系统容错性不够。电话一拨,打到系统主要研发人员陆晓薇家中。

“李总,咋啦?”半夜来电,必是李贤玉,这是陆晓薇多年来总结的“诀窍”。

李贤玉的故障判断,陆晓薇却并不买账,俩人在电话里激烈争论,一直吵到半夜,最后约定:到现场试验,用数据说话。

第二天,李贤玉和陆晓薇奔赴数千公里之外的导弹旅,现场连续试验6个多小时,上千组数据印证了李贤玉的判断。尘埃落定,她们又匆匆踏上归途。

在李贤玉看来,,认真是科研人员的基本素质,她带头身体力行。

那年大年初一,晚上11点多,李贤玉牵头研制的某系统试运行时碰到难题,她顾不得过不过年,向上级求援、找同事帮忙,一直忙活到天亮,解决问题才离开办公楼。

还有一次,地方合作厂家送来一份技术方案。李贤玉连夜审阅,长达120页的报告,她对其中两个数据产生疑问,花10多个小时查阅相关资料后,对数据进行了更正。当时,有人说她“小题大做”,但后来厂方专门打来电话,感谢她及时更正数据,不仅节约了经费,还避免了返工。

温文尔雅,睿智贤惠,这是李贤玉留给大家的印象。别看她看着文静,骨子里却很强大,不仅是能攻克难关的科研“领头雁”,更是敢打必胜的“突击手”。

2010年5月,李贤玉受命研制野战信息采播车。时限50天,一刻也不能耽搁。

受命当天,李贤玉便带头吃住在会议室,与机关、厂家、部队一遍遍进行需求论证和方案对接。

5天后,她第一次走出办公楼,带着方案走进指挥楼常委会议室。汇报方案、收集意见、修改完善,此后8天,李贤玉一天一个报告,一天一次汇报,方案很快通过审定。

接下来的日子,李贤玉全天候守在生产厂家,马不停蹄地反复试验,仅用38天研制成功野战信息采播车,创下第二炮兵科研史上用时最短、一次成功等多项纪录。

同事让李贤玉谈体会,她说:“咱在军队搞科研,首先是个兵,当兵的哪有不愿冲锋、不敢突击的理?”

时隔不久,全军上百名将校军官集聚中原腹地,第二炮兵装备建设成果引人瞩目,李贤玉研制的野战信息采播车等11项成果同台亮相,赢得一致好评,受到军委首长的肯定。这一次,李贤玉再次戴上一枚沉甸甸的二等功奖章。

呕心沥血的导弹专家铺就一条强军之路——胸怀万里天疆,编织中国剑网

这是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历史上参加人数最多、武器型号最全的一次导弹火力突击演练。

那年盛夏,东南摆兵,西北布阵,在跨越近万里的“战场”上,数十支发射分队纵横驰骋,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首次展现威力,异地同令、神剑合璧,对预定目标实施多波次、多型号、多弹量火力突击。

百箭齐射,全域慑战。为战略导弹部队精心编织“中国剑网”的,正是李贤玉。

早在世纪之初,全军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研制启动,李贤玉担任该系统总师组成员和第二炮兵分系统副总师。

前后6年,李贤玉带领科研团队奔波在艰难的“织网”征途上。上百次下部队、钻山沟、进阵地,收集整理上万组数据信息,融入全军体系进行了无数次试验,终于建成战略导弹部队的“中国剑网”,成为全军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系统完成,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李贤玉作为“主攻手”,走进人民大会堂讲述经历感受,在全国各地进行巡回报告。她的话朴实而深刻:“回忆那些拼搏奋斗、闯关夺隘的难忘岁月,感受的是智慧、勇气和胸怀……”

23年来,李贤玉身居斗室,心里装着却是“能打仗、打胜仗”的大事。

信息化是高端技术的博弈,核心技术买不来,单纯模仿走不远,依赖引进行不通。2007年,李贤玉率先提出丢掉“拐棍”,自主研发指挥信息系统软件。领导看难度很大,有些为难;基层用顺手了,不愿创新;身边还有不少人说她“出风头”、“挣表现”,但李贤玉却坚持负压前行,刻苦攻关,历时3年终于成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指挥信息系统。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政委杨传松说,这是推动战略导弹部队信息化建设的伟大工程。

李贤玉是科研战线的“名人”,也是作战室的“常客”,还是上级党委首长的“高参”。军事术语、科研名词抽象复杂,难以理解,李贤玉便“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生成一份份纵览全局的信息资料和助推打赢的咨询报告,成为导弹部队建设的重要参考。

李贤玉常说,对事业爱得太深,对家庭却亏欠太多。但在人们眼中,她却是个难得的贤妻、良母、孝女。

下班回家早,李贤玉会为儿子削好苹果,再做上一桌丰盛的饭菜;加班回家晚,她就蹑手蹑脚地把屋子收拾一遍,悄悄把家人换下的衣服洗净晾好;只要不出差,她坚持每天五点半起床,为丈夫儿子做上一顿可口的早餐,这个习惯,十几年雷打不动。

丈夫说她是“好妻子”,儿子夸她“一级棒”。在母亲眼里,李贤玉更是个孝顺的“好闺女”。

1995年,李贤玉的母亲便来到北京,帮她料理照顾家庭,一手帮她把孩子拉扯大。2010年,老人突发脑梗塞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李贤玉工作忙,天天跑医院不方便,她便照着医院样式,在家“建”了一个护理室,自学了全部的护理技能,精心伺候一年多,直到老人安详离去。

李贤玉常想,如果有一天,自己的事业不再是秘密,她会告诉家人这些年在“忙些啥”,让丈夫儿子为她骄傲,让天堂的父母感到欣慰……

编辑:M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