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毅,光华MBA02级全日制班校友,入学后成功完成北大光华——法国ESSEC商学院MBA双学位项目。目前任中国自动化集团企业管理总监。
光华:您是2002年进入光华MBA学习的,到现在正好是10年。可否谈谈当时您基于怎样的考虑选择来光华读MBA?10年过去了,现在回头来看您觉得光华MBA给您的帮助主 要有哪些?
姜毅:确实是,向前看的时候觉得未来很遥远,可是回首一望,感觉十年真的是弹指一挥间。虽然离开光华已经八年了,可是在光华的生活还历历在目。有一次我跟我太太开玩笑说:我这辈子截止到现在做的最正确的两件事情就是娶了她和读了光华的MBA。话是开玩笑说的,但想法毫无疑问是发自内心的。
我是北京理工大学光电技术专业毕业的,之后在国企做技术工作,其间自己还曾经创业过,也争取过去国外读理工科的研究生,甚至想过移民。应该说我是一个很不安分的人,不安分的结果就是每两年调整一次目标,每次目标实现不了就再一次调整方向,我想这是很多大学刚毕业的人都会有的一段经历。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加上几次碰壁,让我不得不开始考虑: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如果确定下来适合自己做的事情,我可以通过哪些步骤和利用哪些资源去实现我的目标?想清楚了这些,我决定把自己从一个技术型人员转变为一个以技术为背景的综合管理人才,所以我决定要去读MBA。在那样一个互联网上还没有什么可读信息的年代,我还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就叫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确定要读MBA之后,问题紧接着就来了:读哪个学校的MBA?我自己有两个很简单的标准:首先,既然读就读最好的;其次,我的目标是把自己从一个“理工男”转变为一个“社科男”,那我肯定会选择社会科学最强的学校去读书。北大光华毫无疑问成为我的第一选择,这里有灿若繁星的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大师们,有开放自由的学习气氛,有一批同样怀揣梦想的同龄人,还有与成功企业交流的平台。所以,我来了。
光华MBA带给我的收获不是简单几句话能概括的,我只挑我觉得最重要的感受来说,那就是:光华MBA帮助我实现了我的职业发展目标。在我得到光华MBA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按照时间顺序给自己做了这样一个职业规划:第一个目标,我选择读MBA的动因就是要实现自己从单一技术人员转变为综合管理人员的目标,这是我读完两年MBA以后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就要实现的目标;第二个目标,要寻找一个国际化的更大的工作平台,花六到八年时间把自己在光华的所学做一个检验,同时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第三个目标,在毕业八到十年的时候,带着一套自己摸索出的洋为中用的管理实战体系和工作方法论,回归到国内的高速发展的企业当中,帮助国内企业跻身国际竞争行列。
现如今在入学十周年的时候,我已经进入到了自己的第三个阶段目标的实施期,而这三个职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恰恰是依赖于光华MBA提供给我的三个层面的教育。第一个层面是知识教育:光华MBA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综合全面的管理科学体系的教育,关键是这样的教育是被用人单位所验证和接受的。所以在我毕业的时候,虽然还略显青涩,但是我已经从一个技术人员变成了一个世界五百强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第二个层面是方法论教育:光华MBA教育不仅授人以鱼、而且授人以渔。在后来的工作中,我运用战略管理课程中学到的关键因素分析框架和规划与决策课程中学到的分析方法解决了很多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问题。第三个层面是社会责任和全球视野的教育:作为一个北大人、光华人,我可以接受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我决不接受自己是一个平庸的人。无论在哪里工作,我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中国的企业有所突破,能够与国际上的同行业佼佼者竞争。
光华:在光华读书期间,给您留下特别深刻印象的人和事有哪些?这些人和事给您带来怎样的影响?
姜毅:由于攻读国际双学位课程,我在光华实际只学习了一年,那一年的生活不夸张地讲可以用“狼狈不堪”来形容:要学习全新的管理体系知识、又参加了为期三四个月的全球在线商业竞赛,还要准备出国读双学位的考试。但那段时光真是有“打鸡血”的感觉,累并快乐着。简单说两件印象深刻的事情:
一个是对光华创新精神的体会。当时所有的学校都开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门课程,而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把它教成了枯燥的政治说教课。可是这门课在光华变成了最受欢迎的大师课,由厉以宁老师和张维迎老师领衔主讲,将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现状一一道来。也就是从那门课程之后,我买齐了张维迎老师的几本经典著作,如饥似渴地挑灯夜读,写下了上万字的读书笔记。从此以后,我学会了用经济学的眼光去看待一个社会和社会的变革。
二是对光华自由同时也是自立的风气的体会。我当时和另外两个同学一起组队参加了欧莱雅全球商业策略竞赛,最后取得了亚太区第十一名的不错成绩。此类活动在光华都是凭着学生们的热情自愿参加、独立完成的,而其他商学院都有专门的指导老师带队,手把手地辅导学生怎么做战略、怎么写商业计划书,甚至是如何走捷径、如何讨巧拿高分。所以,当时在熬夜奋战的时候免不了要埋怨学院几句。可实际上走向社会以后我才愈发感觉到当时“人后受罪”给自己带来的“人前显贵”。我从走出校门的那一刻起就可以独立承担大项目管理了,不需要前辈的拐杖,更不需要领导监督。
说到印象最深的人,应当是我的导师武常岐教授。武老师当时担任光华的副院长同时负责EMBA项目的管理工作,可谓日理万机。我是通过选修他的国际战略课程熟悉他的,后来又在他的指导下完成MBA论文。我记得很清楚,他当时极力推荐有条件的学生走出去、走国际化道路。所以在我后来去ESSEC读书和毕业找工作的过程中,武老师都非常热情地帮我写推荐信,帮助我实现自己的理想。记得当时写论文的时候,我想挑战一下自己,所以提出来要用英文完成我的论文。这一想法也不出所料地得到了武老师的肯定,可事后他不得不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帮我检查除论文内容之外的语言文字上的问题,这份感动让我铭记一辈子。一直到现在,无论我在国内国外,每逢新年我都要跟武老师互致问候。其实,光华的很多老师都像武老师一样,全心全意地帮助光华的学生实现梦想。
光华:当时基于怎样的考虑选择去法国ESSEC商学院读双学位?中法两国都有很深的文化底蕴,这必然渗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能否谈谈您在这方面的感受?
姜毅: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就有去国外深造的想法,所以后来读了MBA,我也还是想得到去欧美国家学习的机会。一来拓展自己的视野,二来为将来进入欧美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打下基础。
02年我进入光华的时候,还是光华国际合作刚刚开始的时候,当时去欧美读双学位的只有ESSEC这一个项目。坦白地讲,有点别无选择的意思。而且由于我们国家对英美体系的教育相对认同,对法国教育并不了解,所以我去之前心里多少是有些忐忑不安的。但当我真正踏进ESSEC校园之后,我才觉得法国之行对我而言真的是不虚此行。
ESSEC与其他欧美国家的商学院有着一定的共性。首先它有着多元文化的融合,有时一个课堂上二十名学生可能来自超过十个国家,任课的老师可能来自法国,也可能来自英国、美国或者印度。其次,它有很多贴近商业环境的案例课、讨论课、谈判课。十年前,我们国内的MBA教学历史很短,连光华的MBA课程也是以理论教学居多,所以突然接触大量的案例讨论甚至辩论,觉得既新鲜又有挑战。而实际上,在后来的工作中,我发现这些讨论、谈判、接受别人的挑战和挑战别人的观点的情形几乎时时刻刻存在于我的日常工作中。
ESSEC作为一个法国商校,也有着它独特的地方。在法国,私立高等商业学校和很多工程师学校类似,都属于精英教育,所以学校的人数并不多,因此所有的课程都是小班上课,一门课程一般都不超过二十人。从欢迎酒会上的勃艮第葡萄酒到新年酒会上慵懒的香颂(Chanson),再到临别时在梵高小教堂边的午餐聚会,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这所学校里法国文化的印迹。像ESSEC、HEC这样排名前几位的高等商校毕业的学生对母校的骄傲程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因为他们自小就认定整个法国的商业是这些商校精英支撑起来的。所以在未来的商校建设中,我们也应该象发展企业文化那样发展自己的商校文化。
作为北大光华去ESSEC的学生,我们的身上有着双重责任。一方面我们要去学习对方的知识文化;另一方面,对方也希望我们能够给他们带去中国的商业讯息。中国的文化中虽然有重仕轻商的传统,但实际上春秋时期的管仲在凯恩斯之前的两千余年已经创造了宏观经济理论,宋代的自由贸易所带来的空前繁荣以及明清的晋商徽商文化同样令人痴迷。而且近二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的腾飞也让法国的学生迫切希望了解当代的中国。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是中法商业文化交流的使者,所以未来出去交流的师弟师妹在向别人学习的同时也要想到能为对方贡献什么。
光华:双学位经历给您带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对您后来的事业发展有哪些具体的帮助?
姜毅:双学位经历让我在中西方的企业中进退自如。
从北大光华和ESSEC毕业之后,我得到了法国拉法基公司的工作机会,之后又从拉法基中国大区调到巴黎集团总部工作了两年多,不夸张地说,让总部下决心调我去巴黎工作的关键因素是我比竞争对手多了一张薄薄的ESSEC毕业证书。后来在集团总部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我走访了三十个国家的工厂、工地,见识了北美的发达、中东的富庶和非洲的贫穷、甚至伊拉克的紧张空气,将自己的海外教育背景延伸为海外工作经历。
而我近期离开拉法基加入香港上市的中国自动化集团公司负责企业管理的时候,在我之前他们已经面试了十几个人,最后选中我的原因是因为我是一个懂得西方人是如何管理大型集团公司的中国人,我的老板在很多场合都很骄傲地介绍我是北大光华的海龟,让对方听得有些摸不着头脑,只有我自己知道这是公司对我双重教育身份和双重工作经验的认同。
光华:在您的职业发展历程中有没有一些关键点?遇到过令您印象比较深刻的挑战吗?您是如何做好准备以应对这些挑战的?可否介绍一些供师弟师妹们借鉴的职场经验?
姜毅:我从北大毕业后的这八年里,应该讲有三个职业发展关键点。第一个是07年我在拉法基从项目经理升职为部门经理;第二个是09年我从拉法基中国区调往集团总部工作;三是今年年初我离开拉法基加入本土的上市公司中国自动化集团的核心管理团队。每一步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前两次是突破外企天花板的挑战,第三次是面对如何当好空降高管的挑战。例如,我07年做项目经理的时候,负责新收购企业的业务流程整合。我的上级部门经理是一个外国人,因为无法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去整合并购过来的本土国营企业而被迫辞职。公司意识到外国人不了解中国文化从而导致了整合工作难以开展,所以决定找一个华人来接替部门经理的职位,于是花了半年时间从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香港寻找合适的华人继任者,但是一直未果。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变革中寻求集团和本地企业领导的共同点,求同存异,最后在部门经理空缺的情况下非但没有让整合工作停顿下来,反而顺利完成试点项目并开始全面推进。后来我得到上级领导这样的评价:“use soft way to do hard work”,自然而然就接替了原来由外国人把持的职位。
在这里我想分享给师弟师妹们的个人经验归纳起来有三点:首先,要有明确的个人目标。这个目标一定是你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当下时髦的目标。我自己是理工科工程师出身,个人性格也属于踏实肯干的类型,所以我从军工企业到建材企业再到自动化设备企业,基本走的都是制造业的路子。我知道制造业没有金融业富有,没有贸易来钱快,没有IT业高端,没有娱乐业风光,但是它适合我的性格和知识结构。我今天说光华MBA帮助我实现了我的职业发展目标,而不是说光华带给了我财富、地位、荣耀等等,因为那些不是我追求的东西;即使有一天我得到了一些虚荣的东西,它们充其量也只能叫做目标的副产品。当然我也见过我周围有在金融业或者其它行业做得非常成功的,无一例外都是选择了适合他们自己的事业方向和目标。
其次,要有坚定的信念。选定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就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喜欢篮球的同学们都知道科比的一则广告语“if you really want it, you’ll push back pain, use it, control it”,所以凡事能不能坚持走下去,就看你是不是“really want it”。
再次,要能够潜下心来,踏实积累,潜得越深飞得越高。该去一线去一线,该下基层下基层。“厚积薄发”也好,“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也罢,成语和老话都是有哲理的,没有厚积是不可能薄发的。
现在的社会浮夸风盛行,做实事的越来越少。可是管理工作决不是写文章、念稿子。如果对外不了解市场客户,对内不了解基层员工,再高深的理论都是花架子。我在做基层和中层领导的时候,常常告诫自己:管理不仅仅是科学,还是艺术。不要被自己的工程师工作习惯所拖累,该放手时就放手。到了现在成为高层领导的时候,我却突然发现自己也开始被一些名利的东西所迷惑,所以又反过来时刻提醒自己:管理不仅是艺术,还是科学。要用数字说话,少加主观决断。
因为同时接受了东西方教育,所以我自己又在“厚积薄发”后面加上了“当发则发”四个字,这表明了我的职场态度。在机会来临的时候千万不要犹豫,在充分积累的前提下,该表现的一定要表现、该争取的一定要争取。
这是我的一些个人观点,仅供师弟师妹参考。
光华:作为光华校友,请您对学院建设提出一些意见建议。
姜毅:跟十年前相比,光华MBA教育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以前想提的国际化、实战化可能早已经付诸实施了。有一点还可以完善的是:如何打造独特的北大光华MBA文化,哪些元素和符号代表了北大MBA的精髓。让人一看就能将北大光华与清华、与哈佛、与ESSEC区分开。
编辑: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