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校园

回忆

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 | 北京大学工学院四校友回忆参加抗美援朝运动

来源:北京大学工学院 时间:2020-10-23

 

回忆参加抗美援朝运动

电机工程学系1953届  傅岑晖  孟庆桐  张元良  潘允敏

 

上世纪50年代初,我们刚刚步入大学校门,亲身来到仰慕已久的北大红楼,沐浴着民主广场温馨的阳光。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9月15日,美军从仁川登陆。面对美军有可能进逼鸭绿江的风险,“该不该出兵”成了全国人民急切关注的问题。祖国刚刚经历了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论国力,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论武装,无飞机少大炮,基本是小米加步枪。我们有可能打赢这场硬仗吗?10月8日,毛泽东主席下达决策: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北大工学院电机工程学系1953届校友张元良、马启平、马文彬、张德江投笔从戎参加抗美援朝

上图为同学们欢送四位校友参军参干合影;部分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校友照片、所获奖章及条幅

抗美援朝激发了青年学子报效祖国的决心。我们在民主广场满含热泪地聆听了军委总政治部主任肖华同志(当时任空军政委)的报告。他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告诫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还讲述了建立人民空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动员同学们积极参加军干校。民主广场西面的墙报和宣传栏吸引着北大学子,每一幅标语,每一篇短文,每一首长诗,都洋溢着青年人热爱祖国的激情。校团委委员、中文系乐黛云同学的长诗中,有一首《只要你召唤》,更是唤起很多同学的共鸣。不少同学经过深思熟虑,决心报名参军。我们班共有两批四位同学:张元良、马启平、马文彬、张德江获得批准,他们满怀豪情地告别母校,投笔从戎。留校的同学们也积极参加到抗美援朝的宣传活动中,组织了戏剧组、歌舞组、街头宣讲组。我们在民主广场演出,还去过南苑等地,深入农村进行宣传。戏剧组演出的活报剧、歌舞组自导自演的集体舞精彩纷呈。邓续魁与潘允敏演唱的《小放牛》、陈素贤演唱的歌剧《刘胡兰》选段《数九寒冬下大雪》,声情并茂,风采令人至今难忘。在这些宣传活动中,同学们既动员了群众,也教育了自己。

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土木工程学系1948届黄庆一校友所留纪念物

刘懋恒同学作为当年的班文体委员,曾随部分同学去良乡慰问志愿军伤病员。当大家看到与我们年龄相差无几的年轻伤员残肢断臂的惨状时,真是万分沉痛。虽然战士们乐观顽强的精神感染、激励着同学们抗敌卫国的决心和信心,却也难以抹去大家内心的悲痛。

北大工学院建筑系1955届毕业生在挂有“抗美援朝”标语的工学院主楼前留影

为给飞机大炮筹款,我们利用课余时间为外单位制图、描图,将所得收入全部捐献。在慰问志愿军的活动中,很多同学写了慰问信,还寄送了我们唱的歌曲集。刘延贤、潘允敏等同学都曾收到志愿军同志们的亲笔回信,并从此与志愿军建立起了经常性的联系,直到战士们回国。潘允敏至今还珍藏着志愿军同志寄给她的抗美援朝纪念日记本、在前线阵地拍摄的照片,以及一张留做纪念的朝鲜纸币。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真诚希望朝鲜半岛实现永久和平。彭德怀元帅、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杨连弟以及所有参战的志愿军官兵们的英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史册上,令世人肃然起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永远长眠在朝鲜三千里江山上的烈士们永垂不朽!愿我们能以祖国的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辉煌成就慰祭亡灵。

 

(本文写于2003年,首次发表于《青春梦·北大根——北大工学1910-1952》)

 

人物简介:

傅岑晖,男,籍贯湖北大悟,1950-1952年就读于北大工学院电机工程学系,毕业后在哈尔滨电站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工作。

孟庆桐,男,籍贯江苏吴县,1950-1952年就读于北大工学院电机工程学系,毕业后在重庆电业局实验修理所工作。

张元良,男,1950-195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电机工程学系,毕业后在空军长春第一预备学校任教,曾任教研室主任,后调空军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任师职教员,1984年离休。

潘允敏,女,籍贯北京,1949-1952年就读于北大工学院电机工程学系,毕业后在保定地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工作,任技术科副科长,1989年退休,2011年3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