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校园

回忆

爱在重阳|耄耋校友,320个年轮的耳语

来源:马倩 时间:2015-11-03

1

大雁南飞,枫叶红透,九九重阳节,依依不老情。

秋天是一个多思的季节,回忆当年的校友,现如今有的已经青丝掺白发,有的早已两鬓皆斑白。但心灵的交融不会因为时间的绵延而中断搁浅,窗前风干的落叶是记忆的书签,笔尖记录的佳语是他们对燕园的无比眷恋。

下面,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对母校和校友有哪些寄语?

2

黄祝坚:中国动物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学系,现已是年过八旬,满头银发的老人。他被授予英国皇家科学院荣誉院士,曾担任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名誉顾问,国际鳄鱼专家组、海龟专家组成员,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会常务理事。

寄语:我人生中有三个幸福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北大,我感受到了自由民主气氛。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我有幸受邀参加国际会议,这给了我很大的机遇。第三个就是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年轻人要懂得奋斗,有多大力量就发挥多大力量,现在的条件要比从前好很多,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难得的机会,闯出自己的天下。

3图左为谭燕翔

谭燕翔:致公党朝阳区委中科院支部党员,印尼归侨,黄祝坚夫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年轻时,不顾一切回到祖国,而如今耄耋之年,爱国热忱依旧有增不减。

寄语:现如今一代比一代强,想我们当年在北大的时候,六块钱一顿吃的是窝头和咸菜,现在的食堂可不一样了。另外,我们当年就业包分配,指到哪里就去向哪里,现在大家的找工作的自由度也非常高,机会也多,所以一定要让自己的能力跟上时代的形势,不要为物质所累。

4

图右为胡增益

胡增益: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 ,北京满学会副会长,著有《鄂伦春语简志》,《鄂温克语简志》,主编《新满汉大词典》等。50余年默默躬耕为祖国,81岁风采不逊当年。

寄语:我家有厚厚的一摞书我现在不敢动,为什么不敢动呢?因为这一动,至少三年。我今年81岁,哪还有这个精力了呢?但遗憾的是,很可能这件事以后也不会有人做了。所以我劝年轻人第一点就是要“早行”,如果现在能做的事,就不要等,年轻人总觉得我年轻我精力旺盛,就一拖拖久了,到老了才发现我还有这些事情都没做而着急,所以我劝大家早做,早做才能成功。第二点就是要早有想法,有时候你会发现十年就这么过去了,所以有什么想法就要早规划,只有早规划才能赢得时间赢得机会。

5

刘兴诗:教书匠、爬山匠、爬格匠。1931“九一八”出生,南京陷落前逃亡的难童,日寇狂轰滥炸下的幸存者,血火抗战历史的见证者,慷慨学运的参与者,多次国庆、五一庆典游行,北大方队指挥之一。1950年进入北大地质系,1952年转地质地理系,1956年毕业留校小助教,现在成都理工大学。

寄语:我们这一代成长在烽火连天的民族危难之秋,留下深深痕记。所以选择最艰苦、最危险的地质专业报效国家人民。一生含辛茹苦、出入险境,不敢须臾忘记吾土吾民。近年返校,得知许多年轻人自诩“世界公民”。出去学习当然是好事,但不过是手段,似乎不是人生追求的最终目的。但愿有更多国家、民族的归属感,为国服务无上光荣。呼唤五四精神,愿与大家共勉之。

久久重阳,祝愿所有校友健康长寿,吉祥如意!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