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校园

回忆

永远的教化——怀念先师张友仁教授

来源:胡健 时间:2015-08-20

今年6月13日下午4点半,张友仁老师的儿子张伟明在电话中告诉我,张老师已于十几分钟前故去了。此前一天,伟明已在短信中告知老师病危的信息,我原本打算赴京去探望,没想到老师走得如此之快。6月19日去八宝山告别了老师并参加了老师与师母的骨灰合葬仪式后,我一直想写点文字来表达作为学生的怀念心情。但写点什么呢?老师一生经历了北洋时代、抗战烽火、国共内战,1949年以后,又经历了新中国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不同时代、不同时期都在老师的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我生也晚,评价老师一生业绩,实属力不能及,只能就所见所闻,记述老师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我于1987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师从张友仁老师攻读博士学位。其时,老师已是64岁的老先生了。博士生的三年,我当面受教的时间大约只有一年半。其余的时间,老师在西柏林自由大学讲学一年,在加拿大、美国的一些学校讲学半年。在北大时,张老师给我直接授课的时间并不多,更多的时候是给我开列了许多包括经济学和非经济学的阅读书目,还让我参加北京经济学家双月座谈会。由此,我不仅利用北大图书馆丰富的藏书扩充了自己的知识,也结识了不少经济学界的名家前辈。在我自己后来的从教生涯中,逐渐体会到了这种教育方式的优点:博览群书和遍访名家才能开阔自己的学术视野,囿于一家之言一派学说,无助于开阔治学道路,反而会限制自己的眼界。尽管我性愚钝,并未走集大成的治学之路,但一生喜欢广泛阅读并涉猎了多个专业领域,在治学过程中从无门派之见。这些习惯的养成,无疑受到了张友仁老师的影响。

当然,我有这样的感受并不是说张老师不重视对学生的面授。我至今记忆深刻的两件事就说明了张老师对我的耳提面命。第一件事是我的研究方向的选择。我读硕士生时热衷于东欧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研究,认为解决社会主义集权经济体制的弊端方面,兰格、布鲁斯、锡克等人在理论上走在了前面,中国的经济改革应当充分吸收和借鉴东欧经济学家的理论成果。因此,我准备就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开展研究,并把这种想法报告了张老师。老师听后没有直接评论我的观点,而是要求我扩展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经济制度的认识,放在整个20世纪的经济史中去研究,并给我介绍了英国经济学家亚历克?诺夫的《可行的社会主义经济》。那个时候,我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不熟悉。通过阅读诺夫的作品,进而阅读上世纪五十年代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大量著作,最后形成了我对20世纪社会主义经济思潮划分为三大流派的认识。我的这个看法获得了张老师的首肯,也坚定了我研究20世纪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的信心。

第二件事是对我博士论文的评价。我的博士论文选题是布哈林过渡时期经济思想研究,经过近两年的研究与撰写,完成了十几万字的博士论文初稿。随后我征求了各方面专家的意见,也获得了一些好评,为此不免有点自得,认为自己在国内经济学界就这个选题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填补了空白。在论文的后记中,我在文字中流露出了这种看法。给张老师送阅论文时,看到这些话后老师很不高兴地批评我说,填补空白还是创新这种话,只有他人才能评价,哪有自己这么评价自己的。当时我很是下不来台,但也学会了一生对自己的学术成果从不高估。

古人云君子讷言敏行,张友仁老师就是这样一位谦谦君子。我在北大求学时期,张老师几乎从不提自己的家世出身。我是在与各位学兄的谈天中更多的是后来阅读他人对老师的回忆及老师晚年所写的回忆文章中,才陆陆续续了解到了老师的一些生平和家世。

张友仁老师祖籍浙江黄岩,出生于浙江上虞。其父张国华(字介然)将军毕业于保定军校第三期,与白崇禧、张治中、蔡廷楷、陈宝安等人为同期同学,参加过北伐,中原大战时任陇海、津浦护路司令,官至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惜中年患肺癌殁于北京协和医院。老师的舅父周炳琳(字枚荪)先生“五四”时毕业于北京大学,是民族资本家穆藕初先生资助出洋的北大首批5位留学生之一(其他4位是罗家伦、段锡朋、汪敬熙、康白情),二十年代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并游学欧洲多所名校。抗战前周炳琳先生长期任北大法学院院长,抗战中曾任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常务次长,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学家。

出身于这样的世家,张友仁老师自幼好学,1942年以浙江中学会考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入读西南联合大学。时值战争烽火,交通不便,老师历尽艰险于1943年秋来到昆明。入学时,因是理科考生,老师原应入读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但得知中国当时不能自主制造飞机甚至飞机零件都需要进口,并且毕业后进入航空部门还要加入国民党后,老师毅然决定转入法学院经济系。大学期间,老师除经济系课程外,选修了闻一多、冯友兰等许多外系名教授的课程。因此,老师不仅打下了经济学专业牢固的专业基础,也养成了文史哲领域良好的学术修养。抗战胜利复校北京大学后,老师于1947年毕业于北大,并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建国后,老师于1950年入读中国人民大学,是苏联专家执教的首届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班毕业生。随后,张老师协助苏联专家古马青珂教授,在北大建立了第一个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也成为北大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创始人并长期担任该专业负责人。

张老师自青年时代起就追求进步,早在昆明西南联大时,就参加了学校的进步组织,参与了昆明的重要学潮活动。1948年,老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协助组织在临近解放前挽留大批进步教授留在了大陆。这些人在大陆特别是北京大学后来的教育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尽管有显赫的家世和不平凡的业绩,张老师却几乎不大谈及以往的历史,也从不因此而显示自己的资历。相反,尊师重教,关心提携后辈却是老师留给后辈学人最深刻的印象。

学术界经常提到的张友仁老师关心后辈的例子,是厉以宁教授留校北大和林毅夫教授入读北大两件事。厉以宁教授是北京大学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毕业生,在校时学业优异,毕业论文就是在张老师指导下完成的,并获得了张老师给予优秀成绩的好评。毕业分配时,受当时风气的影响,一些人认为厉以宁教授有白专道路之嫌,是张友仁老师力主将其留校的。林毅夫教授早年就读于台湾大学,受台大老校长傅斯年先生的影响,一直向往能有机会来大陆进入北京大学学习。林毅夫自金门起义来大陆后,北京的一些学校不太愿意接受其入读,还是张友仁老师接受了林毅夫到他名下做硕士研究生。林毅夫北大毕业后赴美师从芝加哥大学舒尔茨教授,取得了不凡的业绩,博士毕业后又自愿回到北大任教。厉以宁教授、林毅夫教授现在都成为了享誉世界的经济学家,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建树颇多。这一切成绩的取得,与张老师的慧眼识人、关心后辈有着重要的关系。厉以宁教授在回忆他大学时代的文章“沉沙无意却成洲 只计耕耘莫问收——难忘的大学生时期”中,就曾经提到张友仁老师是给他留下重要影响的6位老师之一(见《北大人》2012年秋季刊)。

对我来说,张友仁老师尊师重教的品德给我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已于北大毕业返回西北在高校任教。张老师1993年因直肠癌入院医治后,不久就离休了。本来,在这样的年龄又身体遇到病痛,老师完全可以颐养天年不再工作。但是,为了传播民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学术业绩和家国一体的情怀,张老师不顾高龄,撰写了大量介绍评述那一代大师的文章,结集出版了《北大恩师》、《北大清华的教授们》、《张友仁回忆文集》等多部著作。在我印象中,象张老师这样系统总结传播“五四”以来学术大师贡献的作品在学术界并不多见。2003年,张老师八十高龄时,我的师母张秋舫教授(也是北大经济学院的教授)突然病故,人生遇此大变,老师并未给我们这些做弟子的多说什么,而是一如既往,笔耕不辍,作品不断。我和几位受业弟子当面不好多说什么,心下很是难受,只能多去探望,在生活上关心一二而已。我由于不在北京工作,不能常去探望,为此而内心常有负疚之感。

张老师九十寿诞时,我赴北大探望,并顺便邀请老师为我所在学校学报撰写一些回忆介绍马寅初、陈岱孙、周炳琳、赵迺抟等北大老一辈经济学家和孙治方、许涤新、薛暮桥等经济学前辈的文章,以供后辈学人们学习。我本来也是随意提到,没敢期望老师应允,毕竟是九十高龄之人了。但出乎意料,老师在随后的两年间,撰写了十几篇老一辈经济学家的评介文章。这些文章在我所在学校学报上设专栏发表后,为刊物增色不少。今年4月份,为了发表蒋硕杰教授的文章,张老师还专门给我来信,并就编辑校对事宜与编辑部同志多次电话联系,亲自审阅校对了文章清样。事后推算,老师那时已重病缠身,距离辞世只有两个月时间。实际上,5月份张老师就住院了。而此前的信中,老师一句话都未提到自己的病情,我也是在老师病故前一天才得到老师病重住院消息的。每逢想到这里,我就为自己的粗心大意自责不已。

记得2010年暑期,应我邀请,张老师在子孙陪同下曾来西安小住了几日。那是我毕业后陪伴老师在一起最多的时光。在与老师的一次闲谈中,他说自己这一生经历了许多事件,有些甚至是磨难,但能到高寿之年,缘于对一切事看得开,平日尽可能与人为善。我后来常想,这大概就是老师对自己一生人格的总结吧。

按照中国人的计算习惯,张老师1923年出生,九十二岁高龄辞世,也算是高寿了。但我依然很感失落。我的失落,不仅是我失去了一生教化我的导师,还在于我感到,深受“五四”精神影响的一代中国学人离我们远去了。在大师不再有、独立精神不再成为学者人格的今天,老师这一代人的远行,对当下中国学术界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我想,这才是我感到失落的真正原因。

老师西去后,我做了一首悼亡诗,现录于后,作为我这篇怀念文字的结尾。

七律
悼先师张友仁教授 滇边烽火动弦歌
北复神京度劫波
半世披沙求道统
一生解典向贤模
设坛西陆新英广
授业东州后彦多
鹤远声寥孤塔影
湖光落寞望天河

  2015年7月写于西安

作者简介:胡健,1959年生。1987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师从张友仁教授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安财经学院院长,教授,西北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