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校园

回忆

零分上北大的“牛人”们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时间:2015-05-11

数学考零分也能上北大?没错,北大有着十分优良的“破格录取”传统。下面为您盘点北大清华零分录取的那些“牛人”们。

1

罗家伦

1917年,罗家伦想修外文,投考北京大学文科,恰逢胡适判阅其作文试卷。胡适毫不犹豫地打了满分,并向学校招生委员会荐才。可校委们查看罗家伦的成绩单后大吃一惊。原来,罗家伦的数学成绩竟然是零分,其他各科分数也平平。取弃争论之际,主持招生会议的蔡元培校长力排众议,破格录取罗家伦。罗家伦后来成为“五四”风云人物,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传诵一时的《五四宣言》,便是他的手笔。

2

吴晗

1930年吴晗报考北京大学时,国文、英文各得了一百分的满分,数学却考了零分,北大不予录取。他不甘心,又转考清华大学,结果国文、英文又考了一百分,数学依然是零分。但清华大学经过慎重考虑,毅然决定破格录取他为历史系学生。吴晗果然不负众望,成为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明史专家,其杂文《谈骨气》还入选中学课本,至今被人们广为传颂。

3

朱自清

曾写就经典美文《背影》的朱自清,不仅是诗人和散文大家,其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底,为“五四”后的新散文创作增添了亮色。朱自清还是一代国学大师,他的古典文学研究成绩斐然,起到了引路先锋的作用。而1916年朱自清考北京大学时,数学考了0分,最终被破格录取。

4

张充和 看不懂数学题

同样也是数学考零分,却得以破格跨进北大校门的,还有合肥才女、“张家四姐妹”中的老四张充和。

1934年,数千学生从全国各地赶来北平。考试当天,家人为充和准备了圆规和曲尺。“我没用,”她说,“因为我简直连题目都看不懂。”张充和的数学考了零分,但国文、历史、英语成绩都十分出色,尤其是作文《我的中学生活》,更是拿到了满分,总成绩相加,居然超过录取分数线。

此时,胡适已升任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在看到张充和作文的第一时间,他立刻大喊:“这个学生我要了!”但当时的北大规定,“任何一科是零分,都不能被录取”,胡适便跑去找到数学改卷老师,请对方无论如何在张充和的卷子上找出几分。谁知这位老师也很坚持原则,反驳说“零分就是零分”,一分也不肯多给。胡适只好找到校务委员会拍桌子吵架。北大终于答应破格录取张充和,而她也成了北大中文系当年录取的仅有的两名女生之一。

5

叶曼 一边哭一边写作文

在罗家伦和张充和之后,另一位名叫叶曼的女生也因胡适的赏识被北大破格录取。提起叶曼,不少内地人或许会感到陌生,但70多年前她曾是北大法学院政、经、法三系唯一的女生,是胡适相当器重的女才子。她还是南怀瑾盛赞的弟子,三毛、林清玄等著名作家推崇的前辈,也是当今极少将儒、道、佛文化融会贯通的国学大师之一,在台湾几乎家喻户晓。

1936年,叶曼参加了北大、北师大和清华三所高校的考试,其中,清华是她心目中最向往的高等学府。可结果是,叶曼并未在清华的录取名单中找到自己的名字。至于北大,则以试读生的名义录取了她。

叶曼在多年后这样回忆自己的“高考经过”。那一年,北大国文考试的作文题目是——“你生平最感到悲哀的一件事”,或“喜欢的一件事”,或“感动的一件事”。当时,叶曼的父亲刚过世不久,她便选了“最悲哀的一件事”。“我简直是一边哭一边写这篇文章,真的是用真情写的。”

胡适看了这篇文章,大为赏识。但因为其他评委一致认为,这考生的其他科目确实差了点儿,胡适只好让步:“好了,想办法能让她来就行。”而他所想的办法,就是给叶曼安了个试读生的名号。这种做法,最终成就了一代才女。

民国时期,北大这样的知名高等院校,能够破格录取罗家伦这样的“偏才”、“怪才”,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当时,因为历史和现实原因,全国并没有组织统一考试,这些高等院校拥有自主招考权,所以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录取一些优秀人才。并且破格录取的对象,基本上都是寒门学子,无权无势。“不拘一格录人才”的校长和教授,看中的是真才实学,而不是他们的身份。因此,哪怕稍有偏科,也愿意向他们打开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