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校园

回忆

北大之父的守望

来源:北大光华校友会 时间:2015-05-28

0

矗立在燕园内的蔡元培雕像,是这位“北大之父”的无字丰碑,他正凝视守望着沧桑巨变的北大。

北京东堂子胡同七十五号四合院曾住过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蔡元培。1917年元月九日,伴着弥天大雪在广袤天空飘飞的是天津《大公报》号外的一则充满暖意的消息:“蔡孑民先生于上午九时,慷慨向全校作《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北京大学校史,将揭开崭新的一页。”

蔡元培(字孑民)是在旅法时,接到教育总长范源廉“萧规曹随”式充满诚意的敦请,归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一职的,这是中国现代文化教育史上的一件重大事情。他锐意改革,清除积弊,“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他慧眼延揽陈独秀、胡适,广聘李大钊、钱玄同、鲁迅等一批开拓进取的英才;热情支持《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等进步期刊在北大落地生根,北大才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和中心;蔡元培顶住外国公使馆的压力,清除不称职的外教,保留住有真才实学的辜鸿铭、崔适等前清名流学者,还石破天惊地延聘考北大落榜的梁漱溟为讲印度哲学的教师。

斯时,北大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学人荟萃,各展其能,学生自由选择,校园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开启了妙龄韶华北大的黄金时代。

处于世局交相嬗变之际,蔡元培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1892年经朝考,他以进士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参加散馆考试,被授为翰林院编修。然而他却公然抛弃仕途,淡然走上抗清之路。1901年,他到上海办新式教育。后又与陶成章等组建光复会,在上海参加同盟会,与陈独秀等成立暗杀团,试制炸弹,刺杀慈禧未遂。蔡元培的革命实践,在清代堪称翰林“造反”第一人。

1907年,蔡元培远赴欧洲,入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哲学、文学等科。跃出儒家体系,而异域求新学之举,又为翰林中最先吃螃蟹者。1919年“五四”运动中,蔡元培反对政府镇压学生。1921年李大钊在北大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请求蔡校长将启事登在《北京大学日刊》上。蔡元培不仅照准,还冒着巨大风险出席了成立大会,并发表演说。若干年后,应鲁迅、茅盾之请,蔡元培特为巨著《中国新文学大系》作总序,该序如盏灯火,照亮文学的漫漫长夜。

鲁迅先生病逝,蔡元培送挽联“著述最谨严,非徒(一作岂非)《中国小说史》;遗言太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他还担任治丧委员会主席,与宋庆龄一起主持葬礼,出殡时亲自为鲁迅持绋。鲁迅结识蔡元培是幸运的,尽管蔡元培对鲁迅某些事有所保留,却对他有情同手足的关爱和一如既往的援助。

1940年3月3日,蔡元培的生命走到了尽头。毛泽东以“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对其一生做出评价。

如今,矗立在燕园内的蔡元培雕像,是这位“北大之父”的无字丰碑,他正凝视守望着沧桑巨变的北大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