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校园

回忆

在暴风雨中——专访燕京大学1945级校友熊易华

来源:北大青年 步忱 时间:2015-03-20

七十年前,十八岁的新生熊易华第一次走进燕园。从1945年到1949年,从抗战胜利到北平解放,熊易华在燕京大学度过了风华正茂的四年。

七十年后,我们走进房间时,八十七岁的熊易华捧出厚厚一摞资料,“听说你们要来采访,我就准备了一点东西,不知道用不用得上。

忆起往事,老人家语调沉缓,语气轻柔。

初入燕大

1945年,在被日军占领整整四年后,燕园终于由喧闹归于宁静。重获自由的燕大校长司徒雷登迅速组织复校工作,燕大重新在北平招生。

那年熊易华十八岁,刚刚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毕业的她报考了燕京大学。

考试在当时的育英中学举行,“一考试我就体会到了燕京大学办学的特色。先是三大本卷子:一本智力测验——这是别的学校没有的,一本常识,一本英语。”剩下的包括常规科目语文、数学,以及考生自选的一门文科或理科科目。

1945年10月10日,熊易华作为一名燕大经济系新生,参加了燕大复校后的第一次开学典礼。

复校后的燕京大学延续了严谨的学风。大学一年级的一门化学选修课,让熊易华印象深刻。当时任教的是鼎鼎有名的蔡镏生教授,蔡先生要求严格,在他手下,即使是非化学系的学生,也必须达到化学系专业水平。考试时,蔡先生的考卷用英文书写,熊易华看错一道计算题的题干,该题一分未得。“我当时想:我不是不会啊,就是这英文害的。”回忆起这件事,熊易华语气里还是免不了懊恼。

燕京大学学术虽严谨,思想却很自由。身处燕园的熊易华,在课堂上能听到中外进步教授的慷慨陈词,在图书馆能见到许多进步书刊。在它们的影响下,熊易华环顾中国风雨如晦的局势,开始思考:

中国该往何处去?身为青年学生的自己,又该做些什么?

一场游行后的选择

熊易华讲累了,起身拿出橘子来请我们吃。这位老人慈祥和善,仿佛那段兵荒马乱的岁月已被时光冲淡。

民国十八年,熊易华出生在北平,父亲是一名教育工作者。

她上初中时,北平已沦陷。十二三岁的她对民族苦难已经有了模糊的认识。那时日军每攻陷一座城市,学生们就被逼迫去参加庆祝游行。熊易华实在无法忍受,每每和几个同学一起,与训育主任“捉迷藏”,千方百计躲着不去。

熊易华从小学习的历史课本,都是由国民党编撰的,但她的初中历史老师却总和教材“作对”,“特别是讲到‘四一二’事件时,老师的观点明显和‘正统’不同。”有一段时间,坊间流传着蒋介石已死的谣言,他淡淡地说:“那有什么关系。”这位老师的观点对熊易华影响极为深远……

就这样等了八年,熊易华终于等来了日本投降。

她原本以为国民党会来收复北平,可是国民党没有来,共产党的宣传单却贴满大街小巷。熊易华预感到,暴风雨即将来临。

1946年12月24日夜晚,北京大学女学生沈崇在东单被美国兵奸污。北平学子出离愤怒,游行表示抗议。

十九岁的熊易华第一次站在了燕京大学游行的队伍里,和其他高校学生一起涌向美军驻地,激动地高举标语,齐声喊着“Get away, US Army!”

这次游行中,青年学生激昂的演讲、勇敢的气魄深深打动了熊易华,她下定决心,要用行动将自己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之后的学生运动,熊易华一次也没有缺席。

1947年,熊易华加入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

1948年,二十一岁的她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地下党员。

在暴风雨中诞生

1948年夏,在国民党政府的鼓励下,大批东北学生入关。那个炎热的夏天,在北平等待这些学生的,不是上学的机会,而是饮食无安、颠沛流离的生活。

7月5日,东北学生游行示威,却遭国民党军队开枪扫射,血流成河。北平学子决心支持东北学生,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蓄势待发。

9日那天,熊易华和同学们一起,会合清华大学的队伍,浩浩荡荡向北平城进发。紧闭的西直门阻挡了他们进城的道路。游行队伍退回到动物园附近,稍作休息后再次前进。

他们并不清楚城门是否已经打开,对于前方潜伏着的危险更是一无所知。还没走到西直门,国民党当局用棱角锋利的石块袭击手无寸铁的学生。许多学生受了伤,熊易华站的位置离军警较近,是伤势最重的学生之一:她的头部、脸部多处受伤,竹布旗袍染上了斑斑血迹。

作了简单包扎之后,熊易华和游行队伍一起撤回学校。在动物园附近,队伍遇上了前来迎接的中外进步教授们。教授把他们乘坐的、学校唯一一辆小汽车,让给了熊易华等几个受重伤的同学,汽车直接把她们送到了校医院。

已近黄昏,熊易华躺在校医院的床上。窗外疾风骤雨突至,原本就压抑的气氛更加阴沉。她放心不下游行队伍,问旁边病床的同学:

“你说雨下得这么大,游行队伍能回来吗?“

“放心,一定能回来的。”

后来她才知道,这名同学也是地下党。

图为熊易华受伤时所穿的竹布旗袍

图为熊易华受伤时所穿的竹布旗袍

那天,游行队伍遇上大雨,途中又遭遇了国民党当局,回到学校已经是晚上了,迎接他们的,是留校同学早早熬好的姜汤。

熊易华在燕大校医院住到七月底才出院。为她缝针的医生吴继文,1926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前的十多年里,一直用医生的合法身份为党的地下组织提供方便。难怪熊易华“觉得这个医生不一样”。

住院期间,她所在的“高唱队”派同学给她送来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

“送给易华同学:在暴风雨中诞生”

锦旗下方有几十位同学的签名,挺拔的字迹寄托了同学们对熊易华的祝福,也代表着他们并肩战斗的情谊。

这面锦旗,熊易华珍藏了几十年,颜色都褪了,后来和那件竹布旗袍一起,被她捐给了首都博物馆,隔着展窗讲述着那段尘封的往事。 图为同学们送给熊易华的锦旗

图为同学们送给熊易华的锦旗

1949年北平解放,熊易华响应党的号召提前参加工作,未能从燕京大学毕业。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那张迟来的毕业证才到她手上。

毕业证照片上的她青春永驻,而眼前这位老人已八十七岁,脸上皱纹丛生,但眉眼之间,我们还能认出,那个在暴风雨中诞生的姑娘。

1950年与2001年的熊易华

1950年与2001年的熊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