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校园

回忆

爱上北大的100个理由之十佳通选课(上)

来源:北京大学招生办 时间:2014-12-30

原标题:爱上北大的100个理由之火爆的十佳通选课(上)

北大每年会给全校本科生们开设数百门通选课和公选课,从迷人的人文领域到颇有趣味的理科课程,乃至书画、音乐、艺术,都有大量的课程供大家选择。北大的通选课就是一张金光闪闪的名片,吸引着校内外的人们前来听课。在这里推荐十门北大同学选课火爆的通选课程,让大家感受一下北大通选课的魅力。

“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

很多人说,听与历史相关的课程,就如同听故事。要想把历史讲得如故事般精彩,除了绝好的口才,还得有渊博的学识和缜密的思维。而历史系阎步克老师所开设的全校通选课“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其精彩的课堂内容绝对会吸引你所有的注意力。一个学期的课程下来,会让你觉得,他的课远不是听着过去的故事那么简单。新颖的观点、独特的思考角度,都会对你将来的学习带来不少的收获和启发。

每次课上,总是座无虚席,且不乏站着听课的同学,虽然这门课程在通选课里算是很“虐”的,一个学期需要在提供的参考书目中选读五本书,写五篇读书报告,期末闭卷考试的题目也并不简单。没上过这课的人或许觉得,这是自讨苦吃吧。而只有上过这门课的人才能感受其魅力。选这门课的人部分是被阎步克老师的名声所吸引,慕名而来;更多的就像前人在 BBS 上总结的,选这门课完全是被课程内容所吸引。

这门课是由阎步克老师和叶炜老师合上,大致是由阎步克老师讲夏商周到两晋的政治制度(这一块相对来说是主体),叶炜老师接着从南北朝一直讲到清朝,其中也有一些穿插的内容。在课上,听阎老师讲分封与宗法,讲官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讲察举制、科举制,讲法律制度与教育……面对繁复庞杂的历史,一条条理顺了脉络,然后娓娓道来,旁征博引让久远的历史变得更容易理解,偶尔也会穿插几个小笑话,让课堂活跃。课上讲的内容很多你都是不曾听过的。虽然会要求写五篇读书报告,不过推荐书目里的书的确是值得一读的,或许只有在这样的课程上,你会觉得感受历史书中的厚重感是一种享受吧。

“世界电影史”

“世界电影史”是新闻与传播学院陆绍阳老师开设的全校通选课,本院的同学也可以作为专业任选课。

“世界电影史”究竟有多火?定员两百人,选课的人却超过四百人,下午1点上课,要是你在12点半之后才来到教室,那就必须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寻觅那宝贵的座位了,而坐在地上的,坐在窗台上的,坐在暖气片上的同学也不少见。也许你会觉得,这门课之所以火,是因为电影本来就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

也许你去听了一节课,然后很失望——陆老师既不英俊潇洒又不高大威猛,他说话没有起伏,也没有刻意的包袱和幽默。也许你在听了第一节课之后决定再坚持一两节课,你可能还会很失望——这是神马课!一节课有半节在放电影。在理教那浑浊的空气里,拉着窗帘,没有一盏灯亮着,大屏幕上投影着古老的胶片电影,没有色彩也没有高科技,伴随着老师节奏恒定的话语,所有的一切都让人昏昏欲睡。这时候你还来得及退课,退还是不退?

如果你问上完这门课的同学,他们会明确告诉你:不退!陆老师在第一节课点评沈从文的时候曾这样说:“我认为艺术家都是很敏感的,沈从文这样写过:‘有一天我在桥上看见一个胖姑娘,我突然觉得很悲伤。’”台下同学哗然大笑,不少身材略微丰腴的胖姑娘们都在 BBS 上发帖自嘲:“我都没有退课,你有什么理由退呢?”

如果你坚持到中期退课之后还坐在课堂上,也许会慢慢地品味出这门课的味道。陆老师的声音不大,有时候甚至让人听不真切;他的话也不多,很多时候是在让影片和画面自己讲述故事;他说话没有抑扬顿挫,平淡得和白开水一样;他几乎没有面部表情,不喜不悲亦不伤怀,最多就是咧嘴笑一笑。但是,他的话总是像石头投进了平静的水面,波纹向四周荡漾开去,直到某一天,可能是突然的某一刻,水纹就触碰到了你心中的那根弦。

一个同学说:“陆绍阳老师是一个很有情怀的人。”不管你是不是电影迷,陆老师的课都是不可错过的。你看过《天堂电影院》么?有些东西会随着时光逝去,但是电影却把这些本该流逝的东西固定下来。这是陆老师讲述的时光的艺术。

“北京风物与传统文化”

北京大学有不少历史人文艺术类的通选课,这些课程能培养同学对历史的认知、艺术的鉴赏和人文的积淀。在这些课堂上,与其说是在汲取知识,倒不如说是在培养一种精神,获得一种情感。

春季学期,新闻与传播学院肖东发老师开设的“北京风物与传统文化”,就是这样一门课。起初你可能以为能通过这门课找到更多北京有趣的可玩之地,而在听课后你会发现,这门课对于很多进京求学的外地学生来说确实是了解北京故事和文化的一个窗口——这种了解不是皮毛的,而是深入到内心与思维:从名人故居到名胜古迹,从北京历史到当代发展。

作为北京风物的一部分,北大学子天天生活所在的校园就是一个历史、人文与艺术的结合体,她的百年辉煌常为人称道。而在这门课上,你会觉得了解了一个更加真实的北大。肖老师在课上提到燕园里的华表、石麒麟、翻尾石鱼与圆明园的渊源,也对曾经在燕南园生活过的学术大师一一道来。让人记忆颇深的是燕园东北角的一栋四合院,那是历史学家顾颉刚的故居,北大政府管理学院建设新楼时曾打算将四合院拆除,但后来经过许多教授的争取,终于将这座四合院保留了下来,形成了今天现代办公楼与古典四合院交相辉映的独特景观。

当然,这门课也不仅仅是“听故事”这么简单。它并不是一门理论性的课程,而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北京的风物需我们走出校园亲自考察,传统的文化需要我们在北京的街巷中细细品味。在做课程论文的时候,老师鼓励大家走出校园,用心感受与思考北京的前世今生。通过北京风物的历史,不难感觉到其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精神。如果说任何建筑的精髓都在于它所反映的思想和故事,那么这门课就是要探讨如何在新时代下保护北京的传统文化,如何寻找到城市的灵魂所在。

“中国历史地理”

中国历史地理,其实算是一个比较冷门的学科,但是却有这样一门热门课程,即北京大学环境学院韩茂莉老师开的全校通选课。

作为一门全校通选课,每年都会被很多学生作为“必选的通选课”私下推荐给新生;三百多人的大教室,常常挤得连站的地方都没有:因为这门课太热门了,选课的时候需要“抢”课,而上课的时候则需要“抢”座。放眼 BBS 课程版,全是对这门课赞不绝口的帖子。一位网友用三句通俗的话作了概括:课程本身特别有意思,特实用;课讲得特别好,不枯燥;韩老师人太好了。

这门课很实用。课程内容包含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历史、政治、宗教、经济、语言、人种、生态、文学等多个学科。课堂上,从天山冰川融化绿洲受到威胁讲到我国东西部的发展不平衡会导致政治和民族危机,从大陆架形成的历史原因和海岸线的变迁讲到中国对南海诸岛的领属权的不完整,纵横捭阖中处处体现着韩老师放眼世界和忧国忧民的胸怀。这十年来,课程的大纲虽然没怎么变,但是每一年都会对课程的具体内容进行调整,一旦有了新的研究进展,都会添加到课程中去。韩老师常常对学生说,历史地理是门很有用的学科,可以为现实提供非常有用的指导。

这门课的好,不仅体现在课程内容上,更体现在授课方式上。韩茂莉老师自幼便对绘画很有天赋,如今是 PPT 课件制作高手。当年学校曾经有多媒体制作比赛,韩茂莉老师的课件被列为样本之首,且水平远超过其他样本。她的 PPT 绝对不会套用现成的模版,也不会单纯地白底黑字和图片堆砌,而是讲究配色、结构,图文并茂,内容翔实。她常常花大量时间在网上搜索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而这些图片大多色彩明丽、画质清晰,而且与内容联系紧密,起到精准的解释、补充或举例作用,加上文字、动画穿插其中,课件漂亮得令人叹为观止。韩老师自豪地告诉我们,她的课件中的背景、地图很多都是她和研究生用 Photoshop 等电脑软件一点一点绘制的,从色彩的搭配到精细的动画,全是她这么多年“不务正业”的结果。这才让课堂上那些千百年间“沧海山田”的变化这样栩栩如生、趣味盎然。

“地震概论”

在北大,也许你没有上过他的课,但你不会不知道有这么一门课——“地震概论”;也许你没有亲眼见过他,但你不会没有听说过,有这么一位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答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会获得一份意外的惊喜,并且能在课堂上领到免费的教材和作业本……他就是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赵克常老师。

早晨6点半,习惯早起的赵老师就起床了,洗漱完毕,吃完早饭,送孩子上学,7点半左右准时出现在理科2号楼的办公室里。又是一个新学期的开始,选课的孩子们又要在各类课程与意愿点的分配中纠结好长一段时间了吧。打开电脑选课系统,一看“地震概论”这门课程又是爆满,赵老师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生活中的赵老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空闲的时候他喜欢看看书,上网和学生交流互动,同时他还有很多兴趣爱好。说起自己的兴趣,赵老师兴奋地说:“我爱好还挺广泛的,喜欢围棋、桥牌和国际象棋,偶尔还会跳交际舞呢!”赵老师在课堂上精心地设计了课间休息环节,每次课都有十分钟的棋类入门知识普及,教大家下各种棋类。

“地震概论”的课堂永远是生动有趣、笑声不断的。讲台上的他有时候又会有些严肃,对此,赵老师笑着说道:“其实我的严肃都是装出来的,课堂上需要维持一定的秩序,严肃也是课程的需要嘛。”

从最初开设一个班,到后来的两个班,甚至到了三个班同时授课,“地震概论”课的规模不断扩大。赵老师解释说,对课程进行调整,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同学们的需求。“开三个班,使得同学们在时间的选择上有了更大的自由,避免了与专业课的冲突”,但是我们都知道,开三个班,意味着对课程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但是我愿意,我把我的课程当做事业来干”。这种信念不但体现在赵老师的课堂教学上,还体现在他课后和同学们的互动中。“我是 BBS 的常驻站友”,通过这种方式,赵老师可以在第一时间为学生解疑答惑,交流学习心得,也许是因为这种平易近人的、兢兢业业的精神,赵老师获得了许多学生的认可和爱戴,当选为北京大学2009年“十佳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