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音乐,它古老而年轻,从中世纪的教堂上空忽的飞到了北大人的耳边,像旋风一样激起了掌声和喝彩。在这“传统”与“新潮”之间,北大的阿卡贝拉,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艺术,而更负载着一群少年的音乐梦想,和他们哭过笑过的青春。
每一个睁不开眼睛的早上,每一次论文coding到天亮,每一回康中排队抢的鸡腿饭,十年后是否还朝思暮想。
每到饭点人山人海的农园,每对情侣散步的湖边,大讲堂十块钱看的美国大片,十年后能不能还看得见。
银杏树黄了到处长枪短炮新年夜未名湖上听钟敲,夏天看公主楼前美女长裙飘,十年后风景是否一样好。
走进燕南园满眼都是懒猫,图书馆午后阳光好睡觉,博实的煎饼老丁鸡翅冬菜包,十年后能不能还吃得到。
书架上堆的书还没有看完,兄弟还欠我最后一顿饭,那些年表白未遂深藏的暗恋,十年后回忆还会像昨天……
十年后,再会吧,十年后,再会吧,少年,别再停留……
2012年的十佳歌手大赛上,阿卡贝拉乐团之一 B-One演唱的原创歌曲《十年后》将毕业季的离别之意唱得幽默而深情。除了燕园味儿十足的歌词,让观众记忆犹新的是无伴奏人声和声的唱法——阿卡贝拉。
阿卡贝拉2012年专场音乐会
阿卡贝拉是一种十分古老的艺术形式,它音译自意大利语“A cappella”,意为“无伴奏清唱”,历史可以追溯至中世纪的教会音乐。当时的教会音乐只以人声清唱,而不加入乐器。17世纪之后,由于小提琴、钢琴等乐器的流行,合唱中应用伴奏的情况越来越多。19世纪,管弦乐的兴盛更是加速了纯人声合唱的消退。可是到了20世纪初,以美国为最初代表,阿卡贝拉出现在一些音乐剧里,并再次流行起来,逐渐,这股热潮从美国蔓延到世界各地。
校园好声音
不同于坐阵KTV的“麦霸”们,阿卡贝拉演唱者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直接靠演唱者彼此之间的声音配合,演绎出内在的波澜,因而更能直接人心。现任阿卡贝拉清唱社社长、经济学院2011级本科生吴汇琳就曾被耶鲁大学阿卡贝拉清唱团的演出深深地打动。“要是我也是其中一员那该多好!”
2012年春天,新一轮的“百团大战”又在三角地打响。花花绿绿的海报和重重叠叠的条幅争抢着往来人的视线;总有一群人挺着胸抬起头,鼓足气息把口号喊得震耳欲聋;自行车叮铃铃穿梭而过,篮子里塞满了的传单渐次飘飞出来……还是一名大一学生的吴汇琳徘徊在人潮中,她在搜寻着什么,忽然,眼前仿佛有亮光闪过,她注视着那个社团的名字,心想:“就是它了,我不要再错过了。”带着相见恨晚的惊喜,吴汇琳如愿以偿地成为了北京大学阿卡贝拉清唱团的一员,后来又成了第五任社长。她用“幸运”来形容自己,因为“当我遇到阿卡的时候,它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社团了”。
的确,虽然阿卡贝拉清唱社在现在的北大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过,阿卡贝拉在北大的走红以及迅速成长,还是这两年的事。
“说起创社那段日子,还真是又辛酸又幸福的时光”,当初,虽然北大校内有大量热爱歌唱的同学,但是却并没有一个日常的、能够发展兴趣和交流切磋的平台。而在国外的高校中,
阿卡贝拉以极强的协作性和互动性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非常流行。于是,“组建一个属于北大的阿卡贝拉清唱社团”的念头在一个名叫易飞的中文系学生脑中浮现了出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作为一个缺乏经验和资源的新社团,初生的阿卡所能倚靠的是一帮敢想敢做、天不怕地不怕的热血青年。易飞果断抓住“十佳歌手大赛”的契机,不辞辛苦地跑到比赛现场去寻找“好声音”,场场不落。凭借对声音的独到辨识和软磨硬泡的嘴上功夫,她成功地结识、说服了许多热爱音乐、声音有个人特色、并且愿意尝试和推广阿卡贝拉这种新音乐形式的同道中人。就是这些“音乐梦想家”,成为了阿卡贝拉清唱社的“元老”。
从2009年北京大学阿卡贝拉清唱社正式成立开始,北京的校园阿卡贝拉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作为北京市第一所成立阿卡贝拉社团的高校,“北大从一开始就担负着宣传和推广这门艺术的责任。”
咬咬牙,还是去排练吧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人声之美自古赞之,然而为了唱出人间天籁,却需要台下实实在在的苦练。那时,由于缺乏排练场地,这群人几乎找遍了学校的教学楼、地下室、停车场,每次排练完都不知道下次该何去何从;他们也没有足够的、符合阿卡贝拉形式的乐谱,于是在建成自己的乐曲部、实现独立编曲之前,把《the rose》、《今天你要嫁给我》两首歌翻来覆去的唱了整整一年半;他们总是全情投入的排练、兴冲冲的筹办专场演出,可惜一开始了解阿卡的人不多,台下只坐着寥寥几十人……即使会疲惫、会灰心,他们依然坚持着最初的信念——让更多人认识和欣赏阿卡贝拉。
阿卡贝拉B-one
“就是这样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这些后继的阿卡人。明确自己的价值,不言放弃。”时至今日,阿卡贝拉清唱社已经拥有7个人声合唱团(B-One、Paca、SEAbling、Wakeup、Vocal Booth、iScream和Sunday)、超过400名会员,具备相当可观的影响力。
除了《十年后》,阿卡贝拉清唱社还交出了许多好作品。近两年,他们活跃在众多的校内活动和校外商演中,而一年一度的阿卡贝拉专场音乐会更是备受追捧、一票难求。专业的演唱、训练有素的配合使他们在校内外广受好评。
动听的歌曲离不开日复一日的操练。对此,吴汇琳坦言,“最难的就是坚持。有时候顶着巨大的学习压力还要一遍一遍的去排练,而你可能只是负责一个没有歌词的声部而已,重复着一些比较单调的旋律,但是不可以有差错。”可是因为是一个团队,所以每个人都必须全情投入,因为是一个团队,所以每个人都需要有责任和担当,因为是一个团队,所以不能失去任何人,“所以咬咬牙,还是去排练吧!”“所以在我看来,阿卡最大的特点是凝聚力,团员之间都非常熟悉和默契,我们是一路磨合过来的,可能很少有社团会像我们一样,这么强调团队意识。”
“其实回过头来看,阿卡也改变了我们很多。除了乐理、合唱技巧的提高,还有性格上的变化。有的团员一开始不太善于跟人交往,显得比较木讷,到现在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开心果。还有的原本不太自信,但是团队经常性的演出让他们愈加享受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感觉。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收获了非常非常珍贵的友谊,我想这是我们一辈子都会感激的事。” 讲到这里,吴汇琳停顿了一会儿,然后接着说,“阿卡已经成为了我们生命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阿卡的传承之路还在继续。
和校园文化对位的音乐形式
去年,北京大学阿卡贝拉清唱社还和国际合作部联合主办了“第一届北京高校阿卡贝拉音乐节”。期间,来自北京市十几所高校的阿卡贝拉合唱团相聚一起、切磋交流,还有来自台湾、韩国的职业乐团前来献唱、传授经验,整个音乐节以一场“北京高校阿卡贝拉音乐会”作结,反响十分热烈。“这应该算是中国阿卡贝拉界的一个突破,之前都没有这样大规模的阿卡贝拉音乐盛典。”北京大学阿卡贝拉清唱社已经成长为中国阿卡界重要的新生力量。
今年,北京大学阿卡贝拉清唱社拟定了它们的宗旨:创新、传承、精益求精。“创新,指的是我们梦想有一天,可以实现从词到曲再到编曲的全原创,我们还希望通过改编将中国元素融入到更多的歌曲中,实现不同音乐风格的mix and match”,“传承,则是要秉持我们创建者的初衷,致力于推广阿卡贝拉这种音乐形式,让阿卡贝拉在北大、北京、乃至中国发展起来;同时,作为一个社团,我们肩上也有一份责任,那就是要让这个平台在北大一直存在下去,给更多人提供玩音乐的机会、让北大多一份活泼多元的音乐氛围”,“而之所以要精益求精,是因为我们发现,当影响力在增强的同时必须要兼顾和保证音乐质量。把歌唱好,是我们的本分,越是有更多人关注我们,我们越是要注重品质,这样才不辜负观众的热情和我们内心原初的坚持”。
阿卡贝拉与耶鲁大学Something Extra人声乐团交流活动
学校里的社团总是经历着更新换代的过程,由阿卡引领的人声合唱热潮是否有可能随时间淡去呢?对此,吴汇琳讲道,“我不认为阿卡是一种校园时尚,或是说潮流。它其实有很传统的根基,只是才被北大学生认识不久而已”,“而这种音乐形式又刚好和校园文化十分对味,所以才会碰撞出这样强烈的火花”,每一个人声鼎沸的现场后面都是日复一日的排演、是对细节一遍遍的校准,凭三分钟热情是绝对达不到的,因此,这火花是由汗水和理智浇灌的,因而极具生命力。“时尚总是伴随着快速的更替,而我希望阿卡能够在北大一直平稳的发展壮大下去,希望这种富有魅力的艺术形式能够一直留存在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