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称北京大学校。一百多年来,北京大学的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形成了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良的学术传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发祥地,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最初基地。北京大学“承太学正统,立大学祖庭”,催生了中国近代最早的现代学制,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独特地位。巍巍上庠,国运所系。北京大学115周年校庆之际,在校史馆的支持下,本网特编辑一组校史照片,从这些珍贵的历史瞬间中,一窥北京大学发展的脉络,重温文化传统,以“弘扬五四精神,共筑中华梦想”。
1898年,京师大学堂在戊戌维新运动中诞生。它是我国近代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京师大学堂改革旧式科举制度,制订新的学制章程,以“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教学内容强调“中体西用”、“中西并重”。成立之初,行使双重职能,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统辖各省学堂。
京师大学堂匾
京师大学堂旧址,原马神庙和嘉公主府,位于今北京景山东街。
1902年由张百熙主持制定的《钦定大学堂章程》,共8章84节。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由政府颁布的全面系统的学制章程。
1903年京师大学堂仕学、师范师生合影
师范馆学生孙昌烜的中国文学试卷
京师大学堂教职工合影,背景为藏书楼。
京师大学堂足球队
光绪二十九年(1904)清廷将管学大臣改为总理学务大臣,统辖全国学务。京师大学堂设总监督,专管大学堂事务,张亨嘉为首任大学堂总监督。
京师大学堂1907年首次举行毕业典礼。图为京师大学堂学生杜福堃毕业文凭
编辑:Cl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