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校园

回忆

亨利?墨菲和他规划的大学校园

时间:2013-05-29

《蓝天园林》2008年第3期刊登了作者刘璐和杨宏烈《墨菲在华城市规划活动及其影响》一文,阐述了亨利?墨菲在我国近代城市规划中所做的重要贡献。墨菲还规划设计了清华学堂、燕京大学、金陵女子大学等我国著名的大学校园和建筑,当然建设这些校园绝非他一人之功,而且经过几十年多次发展,变化很大;他的设计也有可商榷之处,但墨菲的贡献是值得缅怀的。笔者有幸先后在燕园和南京师范大学生活八年,结合自己的见闻和国内外资料编写此文以补充介绍他的生平和他的作品简况。

墨菲和他的妻子 亨利?墨菲1922年画的Hopkins中学规划图 1、生平

亨利?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又译茂飞,1877~1954)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父亲约翰?墨菲(John Murphy),母亲爱丽丝?布顿?基拉姆(Alice Button Killam)。1895年,亨利?墨菲毕业于家乡的私立霍普金斯中学(Hopkins Grammar School,New Haven),考入耶鲁大学建筑系。1900年毕业后到1904年曾在纽约各事务所实习,1905年游历欧洲,于1906年获美术学士学位(Bachelor of Fine Arts)。

1908年他在纽约麦迪逊大街开办建筑设计所。墨菲和合伙人达纳(Richard H?Dana,Jr.)规划了一些校园:在纽约州的新罗歇尔学院(The College of New Rochelle)中采用哥特式建筑风格,在康涅狄格州温莎镇的卢密斯学院(Loomis Chaffee)的设计中采用殖民地复兴风格。还有康涅狄格州温莎儿童学校和耶鲁大学菲利浦斯(Philips)住宅。1922年他为母校霍普金斯文法学校规划了校园,1925年设计了该校主楼Baldwin Hall。

1914年5月下旬,墨菲参加耶鲁外国教会社团,从纽约来到远东,准备参加东京圣保罗学院和长沙中国耶鲁大学(后称雅礼大学)校园的设计工作。同年制定清华校园的总体规划,主持设计了大礼堂等四大建筑。清华的校园规划和建筑都沿用美国大学建筑的模式,和他1921年在汉口的作品美商花旗银行都属于欧洲古典折衷主义风格,和其他在华西方建筑师的方向相似。

清华大学校园核心区地图 礼堂 由于工作关系,他在1918~1931年先后八次访华,1918年7月在上海外滩开办个人事务所。当时在华基督教会希望减小中西文化差异给传教带来的阻力,倾向于在建筑方面表现出基督教对中国文化的适应性。如上海圣约翰大学已率先尝试结合中西建筑文化,该校校长卜舫济在《圣约翰大学五十周年史略1829-1929》中介绍建校舍时“关于建筑物之图样,己经在美国绘就,务将中国房屋之特质保存。如屋顶之四角,皆作曲线形。实由约大开其端,后此教会学校之校舍,皆仿行之,甚为美观”(台湾圣约翰大学同学会重印,1972)如该校的“怀施堂”,平面是欧洲中世纪大学通用的修道院四合院形式,有西式拱券外廊;其钟楼加上中式重檐四角攒尖顶,两侧教学楼为中式单檐歇山顶。

墨菲在北京期间仔细观摩中国皇宫,很喜欢中国的传统建筑形式。美国教会在中国举办的大学中,只有东吴、沪江等3处校园采用西方风格,其余11所均为东方风格,其中一半和墨菲有关。墨菲在设计这些大学校园时发现自己面临着职业和文化的挑战:如何保存中国丰富的建筑的传统同时又用最新的西方技术来设计新校舍,他用中国成语称为“旧瓶装新酒”(New wine in old bottles),他认为“可以应用到新建筑中的中国古典建筑的元素及特征就是飞扬的曲面屋顶,配置的秩序,诚实的结构,华丽的色彩以及完美的比例五大项。”1920年后,他先后主持设计了福建协和大学、长沙湘雅医学院、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燕京大学、岭南大学的惺亭、陆佑堂、哲生堂。这些校园和建筑虽分布在南北不同地域,却都采用了中国古典建筑的风格,与同一时期中国国立大学普遍采用西式建筑形成明显对比。1928年墨菲在纽约亚洲协会(Asia Society)会刊上发表文章《中国建筑的文艺复兴:古典宏大的风格用于现代公共建筑》(An Architectural Renaissance in China The Utilization of Modern Public Buildings of The Great Styles of the Past),把当时大量仿古建筑的出现称为中国建筑的“文艺复兴”。

老图书馆 清华学堂 墨菲的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是北京、南京、广州的重要建筑,社会文化和政治地位较高,有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墨菲被聘任主持制定南京规划,他所倡导的复古主义风格被当时国民政府赋予民族精神的含义,影响超出了教会大学校园的范围。他设计的南京灵谷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纪念堂,1929-1930年)和北京图书馆(1931年)等建筑也得到肯定。1935年春墨菲退休,五十多位建筑师(多数是中国人)出席送别宴会。墨菲说自己实现了在中国的两大任务:成为一名负责任的建筑师和对中国建筑进行研究。他退休后回美国,居住在康涅狄格州布兰德福德(Branford, Connecticut)他自己设计的住宅。1949年,他在72岁时第一次结婚。1954年在家中逝世。

2、清华园

我国首次留美庚款考试于1909年在北京史家胡同游美学务处举行,同年内务府将西郊皇家赐园清华园拨给学务处作为“游美肄业馆”的馆址。1911年 游美肄业馆在清华园①建成,更名为“清华学堂”。

1914年墨菲采用了当时美国流行的校园建筑风格制定清华总体规划,在1916~1920年间陆续建成图书馆(东部)、科学馆、体育馆(前部)和大礼堂(合称为清华的“四大建筑”)也由墨菲主持设计。自清华学堂时的校门(现称二校门,西洋古典式)校舍向北是中轴线,中心景观大礼堂始建于1917年,1920年落成,建筑面积约1840米2,座位1200个,是当时中国大学里最大的礼堂,罗马式风格:半球形铜质屋顶(据说是从美国进口的),正门有四根石柱。可惜它的余音时间太长,导致听闻不清晰,后经物理学教授叶企孙运用建筑声学理论并作实验研究,铺设国产吸声材料,得以改进。礼堂前一大片草坪如绿茵,西洋式砖石结构校舍科学馆等分布在其周围。设计美式校园本为墨菲所长,也让即将负笈海外的学子提前感受到西方的学习氛围。

建筑以短廊相接 总体规划保留了工字厅等古典皇家园林景观,工字厅建于18世纪,是原清华园的主体建筑,咸丰皇帝亲书“清华园”匾,院内曲廊回合,奇花异石,1911年4月,学堂在工字厅举行开学仪式,且因此取名清华,校园也被称为清华园。工字厅西有古月堂,梁启超、朱自清曾居住。后来几经扩建,清华大学一直延续中式园林和西式校园相邻的格局。红砖洋房分布在绿草青青,树木成荫的优雅校园内,不仅有王淦昌、王大珩、华罗庚、梁思成、杨廷宝等民族精英从这里出发,赴海外学习自然科学后又报效祖国。工字厅后的荷花池为近春园遗址,1927年朱自清在此写出脍炙人口的散文《荷塘月色》,为校园增添了文化色彩。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国学大师在清华主张“中西兼容、古今贯通、文理渗透”,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派”。

1982年清华大学建近春园水榭和荷塘月色亭。进入21世纪后,工字厅修缮工程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3、燕京大学

美国教会于1919年商议把在晚清所办三座大学:北京汇文大学、华北协和女子大学与通州协和大学合并,请在南京金陵神学院讲授古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司徒雷登任校长。司徒雷登买下陕西督军陈树藩在北京西郊七百余亩的地产,其主体是清代淑春园和明代勺园的旧址。

燕京大学早期规划图 司徒雷登自称办学方针有四个方面,在校园环境方面“要使‘燕大’既有一个中国式的环境,同时又具有国际性,能促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邀墨菲主持规划设计,他在踏勘地形后选择了东西向的主轴线,该轴线指向玉泉山塔。

由西大门经石拱桥东进,沿主轴线布置在两侧的是4座九开间庑殿顶白墙红窗红柱的教学楼南北展开,正面贝公楼(大礼堂)用变式歇山顶(和金陵女大礼堂相似。墨菲将歇山顶用在主体建筑上,而庑殿顶用在较次要的建筑上,不合中国传统观念)。楼房均为两层,贝公楼前是草坪,后来在草坪中设华表一对。

教学楼群东北是歇山顶男生宿舍,先建德斋、才斋、均斋、备斋等4幢,南侧有檐廊,透过廊柱间空间,可欣赏到湖岸园林,后来又沿未名湖向东增建体、健、全三斋,统称7斋。教学楼群东南是女生宿舍,硬山顶,灰色清水砖墙,灰瓦红窗,共六个三合院,环境宁静,故六院之间的园林现称静园。

北京大学校园图 主轴线上原打算在教学楼群正东建教堂,也取中国古典式;后来没有建教堂,而是堆放挖湖取出的泥土,形成土丘。主轴线越过未名湖,其两侧分别为体育馆和水塔。体育馆用庑殿顶,水塔高37米,仿照通州的辽代密檐砖塔——燃灯佛塔。依捐建人的姓名称博雅塔,中空,有螺旋梯通塔顶,除基座外用钢筋水泥建筑。建佛塔于教会校园内是否合适有过争议,因此博雅塔取消了原设计的相轮、塔刹,也没有佛教雕塑。博雅塔与未名湖畔的风景非常协调,后来有人总结校园景观的精华是“一塔湖图”(图指图书馆)。未名湖和六院之间还有四角攒尖的南阁和北阁。

未名湖一带原为乾隆赐给和珅的淑春园,但只留下了石舫底座及“临风待月楼”遗址。临风待月楼遗址上建校长官邸,称“临湖轩”②。

在燕京大学落成仪式上,司徒雷登说:“最初我们就决心把中国建筑应用到建造校舍上,房屋的外表具有优美的曲线和辉煌的色彩,而主要的建筑全部用钢骨水泥,兼有现代电灯、暖气及自来水设备。因此,这些房子本身就象征着我们的教育宗旨是要保全中国固有的文明中最有价值的一切,并以此作为中国文化的现代知识精华的象征。”确实,燕园把现代建筑技术和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艺术相结合,纵横交替的建筑轴线布置与园林环境相互渗透,建筑组群形成和谐韵律,建筑与山水、道路、树林融合的空间序列,使人产生多种美的感受,反映了校园特有的人文关怀。利用“对景”、“借景”、“造景”等手法,使建筑与环境相得益彰,体现了中国建筑与自然和谐的传统特色。

上世纪50年代初院系调整,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合并于此,扩建校园时首批教学楼和宿舍楼也用大屋顶,延伸了燕园的风格。

总之,燕园有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山水的秀丽特色。这里不仅有亭台楼阁等古典建筑,而且山环水抱,湖泊相连,堤岛穿插,风景宜人;校园内古木参天,鸟语花香,园林景色步移景异。优美典雅的环境内充满着丰富多彩、魅力无穷的校园生活,美丽的湖光塔影伴随着大师的背影,使学生可以同时感受到自然的风景和浓厚的人文气息。

4、金陵女子大学

1910年,美国教会在南京宏育书院与汇文书院联合成金陵大学,1913年纽约建筑师Cody X?Crecory作总体规划,次年芝加哥Perkins公司作详细规划。A?G? Small设计建造了北大楼,在方整的主体建筑上增添中国传统的歇山屋顶。(现南京大学校址)

1915年美国教会又联合设立金陵女子大学,租南京绣花巷李鸿章花园旧址开学。1921年,金女大在南京宁海路南购地160亩,聘请墨菲规划设计。

金陵女子大学主要的建筑群位于东西轴线及其两侧,共有十二栋建筑形成了三个大小不同以宽阔的大草坪为中心的院落空间;另外在北面还有一个三合院,南面有一单栋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布局工整,平面对称, 建筑造型均是中国传统风格。

金陵女子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校园 东西向的轴线入口采用林荫道加强空间的纵深感,主体建筑物以大草坪为中心,对称布置,位于轴线端点的礼堂100号楼,是由两个半截歇山顶建筑簇拥着中央较高的歇山顶主体建筑。惜此草坪没有点缀性景观,略显空旷。其他建筑200号(科学馆)、300号(文学馆)、400号700号(4幢学生宿舍)都采用单栋歇山顶, 建筑材料和结构采用西方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外形则为中国宫殿,柱子、斗拱、梁枋、兽吻等一应俱全。均为青瓦大屋顶(木结构,钢条连结加固),飞檐也是木料托起的,朱红色廊柱、黄墙,整体统一但略显单调。四角屋脊顶端有用钢筋水泥塑雕的龙头及动物头像,斗拱、飞檐下均有油漆彩色图案。中国的大式建筑是建在台基上的,金陵女大和燕京大学的建筑一样,都平铺地面没有设台基,雄伟程度稍逊,钱穆引用友人之语评价道:“如人峨冠高冕(指大屋顶),而两足只穿薄底鞋,不穿厚底靴”,很不相称 。

楼与楼之间以长廊相连,既有中国式古建筑的美,又便于师生来往于各楼之间(南京有梅雨季节、夏季炎热)。又隔而不断,更显含蓄、深远,这是中国造园手法“隔景”之“虚隔”的应用。

金陵女子大学没有燕京大学那么多水面,楼群后设以人工湖为中心的花园,中轴线的西端结束于丘陵(西山)制高点的中式楼阁。中西合璧的建筑群和校内绿树成林的南山、西山和谐融合,四季常青、鸟语花香、生机盎然,有人誉为“东方最美丽的校园”,金女大旧址现为南京师范大学。

注释:

①清华原址为清康熙年间所建的熙春园的一部分,是圆明园的附属园林。道光年间,熙春园被分为东西两园,东园仍名为“熙春园”,赐于五子奕综,俗称“小五爷园”,咸丰即位后将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并亲题匾额。西边的园子起名为“近春园”,赐于四子奕詝(即咸丰帝),俗称“四爷园”。

②北大校园又称燕园,包括淑春园、勺园、朗润园、镜春园、鸣鹤园、蔚秀园、畅春园、承泽园等,在明清两代是著名的皇家园林,数百年来虽几经兴废,其基本格局与神韵依然存在。燕京大学10周年校庆时,谢冰心教授提议把这栋房子命名为临湖轩,立即得到大家的赞同。钱穆教授又提出把门口还未命名的湖称为未名湖。未名湖上湖心岛是和珅仿圆明园“蓬台仙岛”而建,后也毁于英法联军,和珅的画舫只留下基座。

编辑:L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