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校园

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

北大优秀校友来访

来源:北京大学北加州校友会 时间:2018-05-06

早春三月,草长莺飞。硅谷自北风中苏醒,太平洋上的暖风送来了四位优秀的北大同学荣膺斯坦福大学国际大学双创学者(University Innovation Fellows)的喜讯。2018年3月19日下午,北大北加州校友会组织湾区的优秀校友和自母校来访的四位优秀校友,召开了一场暖意融融的座谈会。

这次荣获斯坦福大学国际大学双创学者称号的优秀校友是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硕士生牛弘昊,外国语学院本科生李旖旎,数学科学学院本科生戴正和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纪兆延。参与座谈的有北大湾区知名校友,硅谷1898董事长张宏,2015世界广东华侨华人十大杰出青年苏战,北大北加州校友会联席会长王新蓉,锦途科技董事长刘海敏,Vital Scientist Inc. 联合创始人谢琦,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科技投资部副主任杨莹,北大北加州校友会联席会长侯振宇,北大北加州校友会秘书长刘晔等。

座谈伊始,老中青三代校友互相作了自我介绍;燕园也是春暖花开之时,三两句寒暄致意,几分对燕园的回忆,就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接着,几位双创学者对斯坦福大学国际大学双创学者项目的来龙去脉作了详细介绍:该项目是Stanford D school 2011年即推出的,久负盛名的University Innovation Fellows Program, 培育了来自10个国家,200余所高校的1241位大学创新学者; 2017年成立的北京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这是第一次与该项目合作,就有四位优秀的在读同学被选为学者,体现了北大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上的综合实力。

湾区的校友们向四位双创学者表达了祝贺,也为四位新生代的年轻同学传授了很多创新创业方面的经验。张宏师兄简短介绍了北大校友在硅谷私募成立的SV1898, 这个80多股东集资建立的私募平台充分体现了北大硅谷校友在创新创业上的群策群力;接着,师兄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表达了对北大人积极参加创新创业的殷切期待。苏战校友分享了自己20多年的从业经验,并且结合自己对Stanford D school的了解,给了几位双创学者以及北大创新创业学院一些宝贵的建议,例如贴近斯坦福,靠近硅谷,厘清北大同学的需求等。谢琦校友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师姐心中不灭的创业火焰为大家带来了鼓舞和激励。王新蓉校友和侯振宇校友结合自己的经验,对母校如何支持年轻同学尽早接触创新创业,不惧失败,提出了务实的意见和建议。杨莹校友分享了自己从事协同创新平台,对创新创业人员进行支持多年,积攒的大量经验。其他与会的校友们也从自己的求学和职业经验,各个行业的现状,对于中美社会的理解,以及创新创业的经验出发,分享了自己对于创新创业的内容,形势,出发点及大环境的深刻理解。

校友们的讨论十分精彩,在此将要点摘录如下,以供未能与会的校友们参考:

  • 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创业而创业;
  • 用Design Thinking的思维来启动事业,但最后的产品要沉淀下来;
  • 创业需要深入的思考问题和切实的市场调研,需要长期的激情,要看到社会存在的痛点问题;
  • 当今创业界的一个普遍误区在于:模式创新多于技术创新。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在于对高校研究的技术成果转化;
  • 母校可以考虑在教育年轻同学创新创业,鼓励尝试的同时,教大家如何失败,如何从fail fast中找到成功;
  • 创业不能只凭激情,一定要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详细的分析。

北大北加州校友会为大家提供了品种丰富而不铺张的盒饭作为晚饭,为讨论提供能量。短短的三个小时中,来自母校的双创学者们和来自北加州的校友们开展了一系列热烈且融洽的讨论,年轻的学者们给校友们展示了母校年轻一代同学的精神风貌以及对创新创业的全新观点和不倦激情;经验丰富的北加州校友们给大家分享了多年积累的经验,分析和观点,彼此获益良多。座谈的最后,年轻的学者们为北加州校友们和校友会带来了北京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陈东敏院长的感谢信,感谢大家对母校创新创业事业的支持;学者们更是不远万里为北加州校友们带来一幅描绘母校风光的刺绣作品,由校友会珍藏,并在将在SV1898的大厅展示。

晚上9点,在校友们依依不舍的道别和珍重声中,座谈会结束了。来自母校的双创学者们带着硅谷校友的深厚情谊和对母校的真挚祝福,以及来自硅谷的创新创业经验,登上飞越太平洋的飞机,把这份情谊祝福传递给万里之外的母校师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