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校园

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

“北京大学新中国留华校友口述实录丛书”出版首批图书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公众号 时间:2017-04-13

2015年10月25日上午,北京大学在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了“北京大学新中国留华校友口述实录丛书”首批图书发布仪式,就北大杰出留学生校友的三本口述史图书进行了发布。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汉办、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以及部分高校代表和北大师生一起见证了新书的发布。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大学培养了一大批拥有北大底蕴、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留学生。许多留学生校友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为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和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故事是中外人文交流的生动注解。有鉴于此,北京大学于2014年正式启动“新中国留华校友口述实录丛书”出版计划,对部分留学生校友进行口述史采集、整理与研究,讲述他们的“燕园情”和“中国故事”。在未来几年中,北京大学每年将出版三至六本留学生校友口述实录,预计到2018年,累计出版约15本该系列图书。

本次推出的三本图书分别题为《中罗两国的桥梁:罗马尼亚前驻华大使罗明和汉学家萨安娜口述》《“黑脚”的汉语之路:法国汉语总督学白乐桑口述》《我的中国四十年:CNN北京记者站前站长吉米口述》,讲述了几位留学生的传奇故事。

罗明(Romulus Budura)和萨安娜(Anna Budura)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来华留学生——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的成员,他们在1950年来到中国学习,两年后进入北京大学,分别在中文系和历史系学习。毕业后,罗明长期从事外交工作,曾担任罗马尼亚驻华大使;萨安娜一直从事中国历史研究,是罗马尼亚著名的汉学家和中国历史研究学者。

白乐桑(Joel Bellassen)于1974年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哲学,毕业后长期在中学和大学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在法国乃至全球汉语教学研究的图景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白乐桑先生耕耘的身影。2006年,白乐桑被法国教育部任命为首位专职汉语总督学,他在汉语推广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大力推动了法国在中学阶段的汉语教学。

吉米(Jaime FlorCruz)在1977年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历史,毕业后先后在《时代周刊》、CNN北京记者站工作,曾担任CNN北京记者站站长兼首席记者。吉米采访过江泽民,随朱镕基出访,参加过胡锦涛、习近平的招待会,在帮助世界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方面作出了许多贡献,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华时间最长的外国记者,他的经历被媒体界的朋友们称为“传奇”。

新书发布

新书发布

据了解,2018年北京大学将迎来建校120周年校庆,为展示北大形象、讲好北大故事、推动北大发展,北大启动了一系列研究项目,其中一项为北大口述史研究计划——以文字、照片、影像等丰富的形式,彰显北大人物、精神、历史的魅力,记载北大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理念和实践。“北京大学新中国留华校友口述实录丛书”是口述史研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批图书的发布,正式拉开了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系列出版计划的序幕。

在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的领导和丛书出版团队详细介绍了该丛书的缘起、经过、出版成果及今后的计划。丛书的口述者之一吉米和他的老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王晓秋与人民日报社记者赵婀娜开展了对话,一起分享了当年在北大学习的美好回忆。

对话

对话

本文转自北京大学新闻网:http://pkunews.pku.edu.cn/xwzh/2015-10/26/content_2910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