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简介:
邓小虹,1976-1990年,任教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现任国务院参事。
邓小虹校友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奚冬琪)“总理的政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中,都提到了要推动电子政务发展,但电子政务就仅仅是政务公开么?我认为政府用互联网+政务更好地为居民提供服务,才是将来电子政务的核心内容。在这里,我特别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我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全国政协委员邓小虹的一番话,立刻吸引了在场委员的注意。
邓小虹告诉大家,20年前,她到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学习一年。刚一到住地,她的房东就告诉她,要到社区去办一张相当于“暂住证”的“黄卡”,这样就会有相应的家庭医生提供医疗服务,同时这张卡还可以用于银行业务和去医院看病。听到一张卡能有这么多用处,邓小虹就赶紧去办了一张。过了一段时间后,邓小虹搬了一次家。新的房东又告诉她,要去附近的邮局办一张新 “黄卡”,这样就换成了新的家庭医生信息。到了邮局之后,邓小虹不仅免费换了新卡,邮局还负责把她的信件转到新的地方,并送给她20张明信片,让她可以通知亲朋好友自己换了新地址。
“最有意思的是,在我60岁那年,我突然收到丹麦政府的信件,告诉我因为当年在丹麦交过税,所以从65岁开始可以按照比例领取养老金。”邓小虹说,这让她感到很不可思议,最后,还是丹麦使馆的工作人员告诉她,这个是政府的信息系统自动发送的,只要曾经进入过这个系统,每个人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信息,比如何时该享受何种保障,或者应该承担何种义务等等,系统都会自动跟进。“由于政府是一边提供服务,一边收集信息,因此总能得到动态的、最新的居民信息。”
讲完了故事,邓小虹提到,我国现在很多部委也都掌握着大量的居民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并不共享,而且很多是多年没有更新的“死信息”,很难起到服务百姓的作用。“比如我国居民信息的管理是由公安部牵头的,现在读取身份证可以了解一个人购买车票、飞机票,以及住宿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更多的作用还是为公安部门的侦查提供方便,而不是用于给居民提供服务。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少有居民愿意主动去派出所更新个人信息的原因。” 邓小虹说,与此类似的还有民政部的婚姻登记信息,只有近几十年的,因此很难避免重婚问题。
邓小虹认为,电子政务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方向,应该是政府建立各种基础信息数据库,并以此为依据,为居民提供服务,而不是仅仅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信息化的手段来管理社会。
为此,邓小虹建议:应该建立居民的基础数据信息库,并成立信息化办公室,在各个部委之上,来统筹协调信息化共享。“将来电子政务的核心内容,还是应该落在怎么让政府更好地为居民提供服务上。同时,我们政府也需要多在观念转变上下功夫,向更好地为居民服务的角色去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