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校园

我以初心赴山海

我以初心赴山海 | 任刚强:奋斗乡村基层,淬炼青春年华

来源: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时间:2025-03-26

任刚强,四川省旺苍县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高阳镇党委书记。2017年7月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参加四川省定向选调并主动选择到边远的广元市(秦巴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工作,之后又主动选择当了6年的乡村基层干部——3年贫困村第一书记、3年镇党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曾言: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奋斗在乡村基层6年间,任刚强先后经历并深度参与了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时代大事,他始终冲锋在第一线、最基层,也收获了“工作启蒙”“双倍成长”“脱胎换骨”等淬炼成长……

脱贫攻坚,是一块 “磨刀石”,磨砺出他工作启蒙的锋芒。

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他担任了3年贫困村第一书记,给老百姓干了许多实事——修道路、建水池、强化网络信号……“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干实事的过程也磨砺他从刚参加工作时的“懵懂少年”到获得“工作启蒙”,学会了如何实干、如何做群众工作、如何把文章写实写好……被表彰为四川省优秀第一书记、嘉奖三等功,扶贫事迹被拍摄入中央电视台和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推出的大型脱贫攻坚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

疫情防控,是一道“加试题”,促进了他的双倍成长。

2020年1月至4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级应急响应期间,他挂职利州区三堆镇党委副书记分管疫情防控工作,担任“常务副指挥长”。在那段致死率高、人人自危的时期,他经常白天组织全镇的排查宣传、深夜突击排查高危监控对象,既肩负贫困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收官“终极考”、又扛起三堆镇疫情防控遭遇战“加试题”,“一个人被当做两个人用”,但双重付出也让他收获了双倍成长——提前适应乡镇工作层面的统筹协调和推动落实,提前为担任镇党委书记打下能力和心态的双重基础。

乡村振兴,是一方“化龙池”,洗礼了他的脱胎换骨。

2021年5月至今,他担任了3年的旺苍县高阳镇党委书记,让他进一步在基层“水深火热”的淬炼中,收获了从内到外全方位的“脱胎换骨”式成长。他带领高阳镇聚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要求——“引导脱贫群众树立‘宁愿苦干 不愿苦熬’的观念”,以弘扬发源于高阳镇的“宁愿苦干 不愿苦熬”之大茅坡精神、打造大茅坡茶文旅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和党建品牌为工作突破口,持续用力、久久为功。高阳镇荣获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茶叶)、四川省魅力乡镇等荣誉,他个人也2次受邀到中组部主办的干部培训班交流乡村基层工作经验,大茅坡也实现了从“逐渐沉寂”到“重焕光彩”之蝶变。

20世纪90年代,大茅坡人把“千块石头一撮土”的乱石荒坡改造成了“中国梯地建设最好的地方”,孕育了闻名全国的大茅坡精神——“宁愿苦干,不愿苦熬”,时任村党支部书记因此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先后有4位国际专家、13位省市领导前来考察参观,大茅坡“繁华一时”。但进入21世纪,大茅坡逐渐沉寂,“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内容,也被巴中市、广西省等地拿去当脱贫攻坚精神,面临“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情况。

2023年,任刚强下决心正本清源,让大茅坡“擦掉蒙尘,再放光彩”。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大茅坡的茶文旅产业振兴、党建品牌建设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标志性成果。一是大茅坡的茶叶:建成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茶叶)的核心区。二是大茅坡的文化:利用村委会闲置办公楼新改建大茅坡(以工代赈)精神纪念馆,开创性新发掘打造“以工代赈精神发源地”“全国第一、唯一的以工代赈精神纪念馆”等名片,填补了一项全国以工代赈工作的空白,工作经验在国家发改委主管的期刊《中国投资》上刊发推广……三是大茅坡的旅游:以一隅带动全镇,正式开启创建大茅坡-鹿亭温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四是大茅坡党建品牌:利用本地特色景观石,新建党旗石和党建小广场,与市委党校联建大茅坡干部培训教学点成功开班——接待全省乡镇党委书记培训班学员。大茅坡工作经验案例被收录入中组部党建读物出版社新出版的《如何当好村党组织书记》一书中,面向全国推广。任刚强个人也两次受邀到中组部主办的干部培训班交流工作经验。

在任刚强的带领下,高阳镇的乡村振兴工作,得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现场调研肯定,以及国家发改委地区振兴司司长、省以工代赈办主任的高度关注认可和陕西、湖北、河南、安徽等省份以工代赈系统的考察学习称赞,也实实在在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增收和周边群众致富……曾经闻名全国的大茅坡,在沉寂多年后,再次焕发产业、文化、组织振兴的新时代新光彩,并突破带动高阳全镇实现乡村振兴。

回顾6年基层奋斗成长中的脱贫攻坚“工作启蒙”、疫情防控“双倍成长”、乡村振兴“脱胎换骨”,任刚强发自内心地感恩党给予青年人生逢其时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伟大时代成长机遇,感恩乡村基层的广阔奋斗天地……面对未来,乡村振兴任重道远,他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在基层广阔天地间,擦亮青春奋斗底色,淬炼青春基层年华,努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基层高校毕业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