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是大学改变社会 而不是社会改变大学
引言 大学的确是要承担责任的。但我们从事高等教育的人需要首先搞清楚,我们为了什么去承担责任。人们要求我们报告毕业率、研究生院的入学统计数字、标准考试的分数,目的是为了在大学评价中提高“附加值”,人们...
-
担忧与不舍——薛军在北大法学院2014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各位尊敬的学生家长,各位亲爱的同学,各位嘉宾,法学院的各位同事,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毕业典礼,并且以北京大学法学院一名教师的身份,给即将毕业的各位同学送上最美好的祝愿。望着你们溢满幸福的...
-
周作人:北大的支路
我是民国六年四月到北大来的,如今已是前后十四年了。本月十七日是北大三二周年纪念,承同学们不弃叫我写文章,我回想过去十三年的事情,对于今后的北大不禁有几句话想说,虽然这原是老生常谈,自然都是陈旧的话。 ...
-
俞平伯:读书的意义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不仅有关联,是一桩事情的两种看法而已。游历者,活动的书本。读书则曰卧游,山川如指掌,古今如对面,乃广义的游览。现在,因交通工具的方便,走几万里路不算什么,读万卷书的日...
-
孙欣:转身之间,过往少年
她说自己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做事常常不计后果的、不着调的、有点二的、还有一个多月就要毕业的老女人。” 她说“如果有一天自己阴差阳错成为了一名歌手,也希望自己的歌能让别人觉得生活充满阳光。希望自己能做...
-
于敏:一个人的名字早晚要消失 留取丹心照汗青
说于敏 “于敏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钱三强 “原子核理论是于敏自己在国内搞的,他是开创性的,是出类拔萃的人,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彭桓武 “他得到了理论研究的灵魂”——何祚庥 “于敏...
-
于敏:愿将一生献宏谋
1984年于敏与邓榢先(左)在核试验基地 1992年11月在中物院发展战略研究研讨会上 20世纪90年代初于敏与夫人孙玉芹 1999年9月18日,于敏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
-
恰同学少年 ——追记柴生芳往事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柴生芳同志的先进事迹已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强烈的精神海啸。近日,我们沿着柴生芳的足迹,先后辗转于上海、北京、兰州深入采访,走访了柴生芳在日本神户大学留学期间的同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