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校园

人物

籍国东:从“知水”到“治水”

来源:北大新闻网 时间:2019-10-29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北京大学广大师生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在各条战线上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70年,每个北大人都有一段关于北大的记忆,都有自己的北大故事。北大新闻网特联合医学部党委宣传部、深圳研究生院、国际合作部、校友工作办公室、离退休工作部等开设《70年·我的北大故事》专栏。

专栏通过报道70位普通北大人,分享他们印象深刻的、与北大有关的故事,从不同时期、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记录和反映北大的精神传统、师长风采、校园文化、精神风貌,和读者一起在尘封的记忆里,感触一个更具体更生动的北京大学,进而感受时代的变迁。

需要说明的是,北大有数十万师生校友,我们仅从中选取了70人进行采访。由于时间有限、认知有限,在人物选取上难免有一孔之见,希望读者诸君指正。

新闻网正陆续推出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个人简介:籍国东,内蒙古科左后旗人,2002年进入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北京大学环境与科学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环境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循环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水源保护与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

2002年博士毕业后,籍国东来到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也正是这一年,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城市与环境学系和技术物理系的环境化学教研室合并成立环境学院。

2004年,当时担任北京市博士后联谊会理事长的籍国东到北京市东城区挂职,担任区长助理。正是这次挂职经历,对他的未来选择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挂职期间,籍国东有幸作为挂职团队代表,全程参与了“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并担任副组长。这一综合规划,对生态环境专业的籍国东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体系具有重要价值。他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只有置于国家整体的发展中,才能获得真正的改变。

籍国东是内蒙古科左后旗人,从小生活在农牧结合的科尔沁草原。小时候的草原水草肥美,野生动物特别是鸟类繁多,随处可见“泡子”(内蒙古说法,指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小型湖泊)。上小学时,他曾休学一年,每天跟着大人一起放羊、做农活、摘野果,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下度过了童年最开心的一段时光。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籍国东发现周围的环境慢慢变了。改革开放初期,以增加农田面积为目的的过度开发严重破坏了草原生态。牧业由游牧变成放牧,随着农业开发力度加大并成为主体,牧业渐渐退出了他们的生活。这个时期湿地消失得很厉害,除了大气候全球变暖的影响,他认为更主要的原因是人类活动超过了区域环境的承载能力。“我们天天生活在沙尘暴的环境下,方圆两三公里内的能见度非常低。过去的草原,变成了沙地。”所以大学选专业时,籍国东毫不犹豫地报考了环境学专业。

挂职结束后,籍国东选择回到北大继续从事环境工程和水源保护方面的相关研究。籍国东在北京大学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博士后期间的合作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倪晋仁教授负责的中-欧水源可持续管理项目,他参与编写了《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手册》和《城市水资源管理与机制开发手册》等书籍。

籍国东近照

“环境工程是一门问题导向的交叉科学,我们做出来的东西必须要有实用性。”

2007年4月,籍国东承担了国家南水北调办公室课题“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藻类生长机理”。“南水北调其实就是水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深入研究区域性水污染、水源地保护和节水减排等问题等。对大型水源保护体系的了解以及工程体系的融入,对籍国东的科研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科研要和国家重大工程需求相衔接,要组团集体作战”。2016年1月,他把团队的重点研究方向转向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保护与水质安全保障上来,多年来为保障北京市2/3居民的饮水安全提供了关键科技支撑,北京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100万。

从大水源到小水源,近年来籍国东把研究重点逐渐转向农村水源保护与生态修复,陆续在农村分散污水生物生态协同脱氮、多介质潮汐流人工湿地和水源水体水质提升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2005年,国家启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十一五”“十二五”共投入2800多亿元,解决了5亿多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从“十一五”的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及污染控制技术,“十二五”村镇污染水源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十三五”农村生活污水生物生态协同脱氮成套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籍国东带领团队参与到这项关系到亿万人饮水安全的事业中来。先后与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院所,以及嘉兴、张家港、南京和北京等地的环保科技公司合作,研发出水源地村镇分散点源、水陆交错带面源和水源水体“三位一体”饮用水源总氮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该成果已在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北京、浙江、江苏等省市的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工程中应用,发挥了除氮“净化器”的作用。

2019年3月,“饮用水源总氮污染防控与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微信图片_20190924152518_副本.jpg

籍国东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籍国东经常要去水源地科技示范区调研:“只有深入实地,才能解决工程遇到的实际问题,推动科研成果落地生根,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如果将科学研究建立的理想模型应用到工程实际,还得解决一个又一个小麻烦。有一个分散污水处理装置,在运行初期问题不断,却始终找不出症结。经过不断排查,籍国东团队终于发现:原来是管道短路。经过改进,装置才实现了预期的脱总氮效果。

在水源保护与生态修复领域,让基础研究和工程实践完美结合是理想状态,不过,两者得兼很难。籍国东坦言:“很多时候,我们在基础研究中的新发现想要应用到工程实践中,要跨过很多难关;而工程应用中发现的问题,如果从原理上无法解释,技术创新也很难实现。我们这项成果最大的优势就是,真正把这两个问题做到平衡。”

籍国东强调解决问题的“系统性”,“要从全流域整体视角出发,将水源地山水林田湖草视为完整的生命共同体,从水源地第一滴水到自来水厂取水口,实现全过程水质安全保障”。团队将水源地、水陆交错带和水源水体视为一个整体,分别采取相应的点源、面源污染防控措施,通过人工强化生态系统的污染物降解功能,把水源地水质提升起来,从而变成让人们放心的饮用水水源。“我们团队的工作从分子调控深入到生态系统整体维育,从解决大系统中的小问题入手,循序渐进突破大系统所涌现的大问题。”

“环保一直在路上。”对科研的不懈追求驱使籍国东“净化水源”的脚步始终不停歇。他们正着手从生物活性角度研发低温、低碳、低氮水源水质提升调控模型,并期冀发掘更多新型功能微生物定向富集材料,研发安全高效的饮用水源原位水质提升技术及装备,实现更高效、更经济、更安全、更精准的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还百姓一池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