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丹麦哥本哈根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1976年6月4日生于江苏东台。1992年进入北京大学生物系读书,本科期间同时辅修了数学和计算机科学;2002年获得北京大学生物信息学博士学位。
1999年至今从事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在基因组组装、基因注释、比较基因组、基因进化、表达分析等方面取得多项研究成果,至今已经在《自然》和《科学》等国际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200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周光召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科学院重大创新贡献奖”、“全国劳动模范”、“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务院特殊津贴”、“丹麦皇家基金会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求是杰出科技成就奖”等多项荣誉。
2012年12月20日,英国《自然》杂志评选出2012年世界科学界年度十大人物,36岁的王俊当选,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因为其在科技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王俊获得由凤凰卫视联合海内外十余家知名华文媒体和机构评选的“影响世界华人大奖”(2012—2013)。
36岁的王俊在基因科学领域里已经取得了多数同行难以望其项背的丰硕成果,被众多顶级荣誉和奖项所包围,颇有“英雄少年”的味道。
恰同学少年
1992年,16岁的王俊离开从小长大的江苏,来到北大生物学系开始自己人生的新旅程。“之所以选择上北大生物,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北大是中国的最高学府,那时候生物科学也已经悄悄火了起来。另一方面自己也还是个顽皮少年,上一所离家远的大学,来自父母的管束就会少一些。”王俊笑说。
大学第一年是在军训中度过的,个子较高的王俊被教官直接任命为班长;可是第二年回学校上课,王俊的班长就被其他同学接替了,“我那时候年龄太小,比班里的同学小两到三岁;而且我的兴趣太广泛,参加很多社团,打篮球、徒步、登山、骑自行车,有的社团虽然没有参加他们的核心活动,但是经常替他们做一些外围的事情;又总跑出去打工,所以时间很分散。整个大学期间再也没有做过班干部。”
大学期间的王俊热情澎湃,精力旺盛,用他自己的话说,“总想干成点事情。”除了本专业的学习外,他又对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辅修了这两门课程,无意之间为他日后从事需要生物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交叉学科背景的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谈及在北大的收获, 王俊认为,除了学识方面的熏陶外,北大开放、包容的环境,自由的精神,充满活力、热情四射的校园氛围给予自己的成长特别大的帮助。“在北大的时候想听什么课都可以,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所学的课程,塑造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同学们之间那种团结互助、不计个人得失的纯洁友情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到今天我依然会时常想起他们,想起当年在一起的种种情景。”王俊边说,边罗列了一大串同学的名字。弥漫在师生之间、弥漫在整个校园里的开放和包容的环境给了王俊自由成长的空间,使他在人生的关键时刻为自己做出了正确的决策。
王俊认为真正能够影响一个人一辈子人生道路的决策只有几个,选择什么样的大学,以及读什么样的专业是一个;大学毕业时的选择又是一个。”因此,在被问及想对目前在校的师弟师妹们说些什么的时候,王俊说:“既然能够来到北大这么美好的学校,就要珍惜在学校读书的时光,多学习、多思考、多做事,争取在毕业来临的时候,少一些彷徨和迷茫,多一份自信和坚定。我当年在读书的时候最开始并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但我最起码时刻都在想要做成一些事情,这使我一直都非常努力,我为自己以后的发展节省了时间。”
与华大共成长
1999年,正在读研究生的王俊被导师李松岗推荐进入中科院杨焕明老师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承担起人类基因组计划1%项目所有数据的分析处理任务,从此走上了基因组学研究之路,并且开始了与华大基因共成长的历史。此后13年中,他这个最年轻的“元老”成为华大所有重大科研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和核心完成者。
“在北大生物系读书的时候,我一开始的兴趣是在人工智能方面,但是人工智能涉及对脑的认知,人类对这一块的理解几乎没有基础,相比之下,基因显得更为实在,我就想,这个计划说不定能对未来大脑的认知提供可能性。”令王俊没有想到的是,心念的一时转动成就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策,前方等着他的是一片无比广阔的天地。
1999年华大基因正式成立,王俊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承担了中国部分的数据分析工作;随后于2001年,在中国籼稻基因组计划中负责生物信息学分析部分;2003年,王俊带领团队进行了“非典型性肺炎”早期诊断的科研攻关,96个小时就做出了SARS检测试剂酶联免疫试剂盒,并以最快的速度将30万份“免疫检测试剂盒”免费捐赠给全国所有医院,帮助阻断SARS的蔓延。随后的几年里,他还组织实施了家蚕、家猪基因组计划与家鸡多态性图谱计划,发展了多个包括组装、比对、注释在内的软件算法,建立了多个数据库,这些科研项目成果发表于几大世界级的顶尖杂志。
2007年6月至2008年11月,王俊又带领华大基因研究院在深圳完成了第一个黄种人的基因组研究项目—“炎黄一号”。“炎黄一号”只是对于亚洲人和中国人在基因研究方面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王俊又参与研究了“千人基因计划”,这一计划由中、美、英三国科学家一起合作研究,由王俊带领的华大基因研究院负责亚洲人图谱这一部分,同时科技部也启动“973研究计划”来研究亚洲人群基因图谱。王俊介绍,人类的健康和自己的基因息息相关,这些对于基因图谱的研究,能够更清晰地摸清基因和各种疾病之间的关系,理想效果达到每一个人都能测得其自身的基因,人类在对自己的基因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后,对自身健康之路会有更明确的方向。
2009年至2010年, 王俊又带领科研团队相继完成了国际大熊猫基因组计划、黄瓜基因组计划和桑蚕基因组重测序计划等一系列项目,同时提出了人类“泛基因组”的概念,对格陵兰约四千年前的古爱斯基摩人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并联合欧盟开展了“人体肠道元基因组研究计划”的研究等。
从2011年至今,王俊一直担任着国家973计划“全基因组高分辨率中国(东亚)人群遗传变异图谱的绘制”项目、深圳市-国家973项目配套资金“全基因组高分辨率中国(东亚)人群遗传变异图谱的绘制”项目、深圳市-重点实验室“深圳市人体共生微生物和健康研究重点实验室”项目等多个重要科研项目的负责人。
成就应该归功于团队
走进华大在深圳盐田区的办公大楼,一股朝气蓬勃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的员工都非常年轻,平均年龄26岁,开放式的办公空间里,成片的年轻人们守着自己格子间里的机器埋头工作。身为院长的王俊在这里拥有的办公空间也只是这样的一个格子间,“无间隔的办公空间有利于信息的快速传递。”华大的年轻员工说,可以感觉到这里的工作有多么忙碌和紧张:每天都在产生和处理大量的数据。
“生命科学由实验科学正向理论科学转变,作坊式的实验科学变成了工厂式的大数据量的大科学。大数据,大科学研究思路必然会导致生命科学的变革。这种大科学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和IT技术进入,就是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所有东西。”王俊介绍说,“1990年启动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由美、英、日、德、法及中国6国科学家,用10年时间、花费30亿美元完成了一个人的基因组测序。但2007年华大完成“第一个中国人基因图谱”时,只花了不到3000万元人民币,历时半年。这个速度得益于华大一流的技术平台和庞大的分析团队。”从10年测1人,到半年测1人,正是在这样的速度跨越中,华大完成了从世界基因科学领域中的一个追随者到领导者的转变。
在他的执掌下,如今的华大拥有近两百台世界最顶级基因组测序仪器,近五千名员工,直接从大学引进数以百计的人才,日产出数据位居全球第一。已有8个海外办事处,在全球各地有600名代表,与全球超过1万个大学、医药、农业公司和其他研究机构都有合作。
从最初参与的1%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到发起并组织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十几年间,王俊在生物基因领域取得的成就非凡。在《自然》杂志介绍王俊的专文中,哈佛大学遗传学家乔治• 洽奇评价他说:1999年,华大基因支持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1%,而到今天,华大的基因测序能力,让其在世界基因测序上的贡献超出了50%。《自然》杂志将王俊称为“基因组剑圣”(Genome juggernaut)。
而王俊本人则更愿意将成就归功于华大团队,以及时代潮流的作用。“今天,华大拥有全球最大的基因组数据产生平台和分析能力。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于各类问题的组学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这种能力的建立是上百位华大科学家数十年的研究结果。”王俊在他的一篇博客中写到。
理想还在前方
把“成功人士”这样的标签贴在王俊身上,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反对,而王俊本人却不认为自己是成功人士,“现在我不觉得我很成功,如果有一天我们所做的工作,能让大多数老百姓都很容易的享受到基因科技所带来的福利,比如如果能把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减少5%,中国10%的肿瘤病人能通过基因组序列测定找到相对应的解决方法,延长寿命,如果能再解决几个物种,比如谷子,让它能在非洲的沙漠里产量增加一倍,减少非洲的饥饿,到那时候,我会认为我是成功的,我没白活。”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基因科学对于大众而言仍然披着非常神秘的面纱,一方面,人们期待基因科学能为自己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善,另一方面又觉得基因科学离生活非常遥远,对于基因科学的应用抱着怀疑甚至质疑的态度。“这说明我们的工作做得还不够。以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中的唐氏儿检测为例,唐氏综合征传统诊断法羊水穿刺有一定风险,而基因检测仅需抽取孕妇的血液就可完成,无风险且准确率高。去年一年,华大基因完成了7万多例检测,挽救了1000多个家庭。如果了解基因科技的人多一些,相信会有更多的家庭受益。”
王俊和他的团队飞奔在基因组学研究的路上,创新性的项目和成果源源不断,层出不穷。“我们的团队需要聪明的人,有想法、有创意的人,因为必须具有善于发现的眼光,才能将科学不断变成可以为社会服务的成果;大量数据的处理也需要敏锐的观察力。而基因科学的天地又是如此广阔。”当被问及自己是否是一个有创意的人时,王俊微微思考了一下,说:“我应该算是一个有理想的人,理想是建立在科学的数据和判断之上的。”“基因是最根本的东西,我们就想在最根本的东西上做一些改变,重新去构建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对农业的认识、对环境的认识——这就是我们想做的事,是我们的理想或者说梦想,希望能够在不远的将来,我希望是5年,或者是10年,能够实现我们的理想。”王俊说。
36岁的王俊表情沉静,说起话来语调平稳,然而却总是步履匆匆,“有太多要做的事情,我们赶上了一个时代潮流,潮流推动着我们往前,我们有幸抓住了机会,成为弄潮儿,我们也希望能够长时间的站在引领潮流的位置上。” 那些遭受病痛折磨的人,那些还在饥饿中的人,那些期待环境改善的人,还有那些即将迎来新生命的家庭,都在期待科学家们能为他们的健康和安全提供更多的保证,“基因科学能够在所有这些方面作出贡献,我选择了在这条路上前行,所要做的就是沉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工作。其实无论是做科学家,还是做企业家,做政治家,我认为真正在各自所属的领域里做到顶尖的人,都是以能为社会增进福利、为他人带来福音为个人事业发展最大的追求,那种巨大的满足感会成为自我前进的源动力。”
编辑:戴昊汝